第 191章 出征(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大部隊在年前出發,確實有些磨滅人性,還好夏侯竹軍師是個千年王老五,雖然已經五十多歲的年紀,可是從未有過家室,陳州府的人都懷疑夏侯竹是不是身體有問題,可是每次夏侯竹聽到這些話,都是笑而不語。
陳州宮裡有個老太監年輕時候就和夏侯竹軍師交好,聽老太監無意中說起,夏侯竹軍師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物件,可惜當年武朝被顛覆,女孩的父母在女孩十六歲時便給她安排婚事。
可是隻到女孩二十五歲,還是在婚姻大事上沒有著落,女孩一直固執的誰也不嫁,其實是在等一個人。
這個就是從小一起在文淵書院讀書的夏侯竹,夏侯竹長女孩幾歲,可是因為後來家當中落,已經和女孩門不當戶不對了。
而女孩的父親從陳州升遷做了京城高官。
後來武朝覆滅,一心光復武朝無門,女孩全家便去了南江討生活,後來便杳無音信。
那年夏侯竹二十八,一晃二十四年過去了,現在的夏侯竹已經五十有二,那女子也應該四十七八了。
夏侯竹軍師便一生不娶,不知道是在等她,還是對塵世已經失去了興趣。
這麼一個上無老,下無小的人,大過年的,被推上北上的道路也算是無牽無掛。
南江霸尚城離大俞玄武境如果騎馬也要小半個月時間,一來一回可就是一個月。
南江的新年,天氣還是十分暖和,雖然不比盛夏,但也有二十多度的氣溫。北威高寒之地,此時可是天寒地凍,大雪紛飛。
大部隊原來只安排了胡俊波和夏侯竹及四個八扇門高手,當內務府詢問孟一凡是否準備棉衣時,皇帝才頓時想到北威是高寒之地,這個時候的氣溫已經零下二十多度,而且山上更是可能只有零下四十度的溫度。
想到這裡,孟一凡便命內務府安排了一隻後勤補給隊伍和胡俊波夏侯竹一同北上,雖然時間上會比原定計劃慢了很多,但是人多力量大,後勤有人照應總是好的。
夏侯竹軍師怕人多容易引起大俞朝廷的注意,特別讓大部隊分成三組行動。每兩天匯合一次,後勤隊伍都打扮成鏢師模樣。
大部隊的行徑路線是一路北上到達風墩,然後從寧州過小三江再一路北上到達玄武境,然後從玄武境進入北威腹地紫荊城。
剛過小三江到達寧州,夏侯竹軍師便吃了一驚,原本富裕的大俞寧州,竟然滿地餓殍,一片衰敗。
夏侯竹軍師找到了一個路邊乞討的老人,夏侯竹拿了點乾糧和盤纏放在老人面前問道:“老人家,這寧州城我一年多沒來,現在怎麼破敗成這個樣子。”
“哎,別提了,我原來也是做小本生意的,現在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現在朝中太子和四皇子爭鬥,我們寧州被四皇子佔了,做了屬地,自從去年寧王在京城被殺以後,陳王便封鎖了小三江以南,這一封鎖,本來的糧食產地的糧食便運送不到小三江以北。
現在的農戶各個只能自給自足,稅賦也漲了幾倍,外面的糧店都是賣的天價,我們這些手裡沒有土地的人,已經逃荒的逃荒,餓死的餓死。
朝中的幾個軍隊各個都在擴軍,都說太子要和四皇子開戰,家裡的壯丁要麼被拉去充軍,要麼就逃到小三江以南去了。
每個城的糧食基本都供應軍隊,糧店也沒有什麼餘糧。
人都吃不飽飯了,自然沒有閒錢再買衣服和別的物品。我們的小本生意自然也沒法做了。”
夏侯竹軍師一聽大驚,也有些自責,封鎖小三江以南是他的主意,不過這不是寧州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根本原因。
夏侯竹軍師和胡俊波約好在寧州藝館旁邊的旺德來客棧匯合,路過寧州藝館,藝館竟然大門緊閉,夏侯竹軍師也是一愣。
記得於情便是寧州藝館當年的花魁,怎麼當年如日中天的寧州藝館竟然關了門。
幾人在旺德來客棧匯合後,在包間裡聊著,胡俊波點了幾個當年自己在旺德來唸念不忘的名菜。
可是夥計一看搖了搖頭,“客官,您好久沒來了吧,現在客棧都沒有這些食材了,想吃點肉都費勁,這些雞鴨魚的,就不要奢望了。
就剛才您點的這點東西,去掉幾個大菜,其餘的,也得十幾兩銀子。”
“啊,十幾兩銀子,那麼貴,這價錢都可以擺上十幾桌了。”
“這,我也沒辦法,現在寧州的物價都漲成什麼樣子了。能不餓死就不錯了。
我們店裡也沒有什麼食材,不敢進貨,要是沒人點菜就得壞了,就得賠錢。
現在寧州的百姓就希望對面小三江以南打過來,把我們這裡都佔了。”
“何出此言?”夏侯竹軍師問道。
“這日子已經沒法過了。能逃的人都逃到對面去了。
我一個親戚前些日子逃過去的,寄信回來,說翼州那是歌舞昇平,衣食無憂。
我們老闆也打算過完年了,收拾收拾就走呢。”夥計說道。
“現在小三江以南過了風墩,不是不許隨便進入嗎,都得嚴查,你們過的去嗎?”
“這倒是沒事,我們又不是朝廷的奸細,也不是當官的,該查就查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