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敬之清了清嗓子:“各位,各位,聽老朽一言。此次落敗,切不可姑息。現在陳王來勢洶洶,若我輩再不重視,怕是將來要打到京城來了。”

“你,你,你這老太監,哪壺不開提哪壺,老皇帝弄的這個兵權分立,太子無兵,我現在手裡沒有兵權。而且太子不得出京,就這幾條,你讓我如何是好。”

太子尹龍一聽左相的話就來氣,彷彿這是在罵他無能,任憑陳王撒野。這句老太監,可是罵的左相沒了臉面,又不能發火,只能忍著,臉已經氣的通紅。

“你們都別抱怨,我想聽方法,有什麼方法。不是抱怨。”太子的聲調越來越大。

姚喜若有所思:“卑職倒是有一計,就是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有什麼當不當的,快說。”太子挺著碩大的肚子,喊道,他的粗魯的樣子一點都不像皇帝那般,皇帝是個極度風流灑脫之人,自從太子到了十多歲,他的形象差別就和皇帝越發明顯。

後來皇帝內衛查太子血緣之事便是因為這形象差別而起,皇帝要廢除太子也是因為這血脈問題佔多數原因。

姚喜壓低了聲音:“現在殿下手中無兵,不如把老皇帝取而代之。”話音未落,太子臉色大變。

“姚喜你不要命了。雖然在我東宮,也是人多眼雜。要是傳出去,我們都活不了。

老皇帝身邊內應眾多,現在他是病了,可不是傻了,他身邊十三太保,各個是大內高手,都是萬人軍中奪帥的人。

想動他,估計我們沒人能近的了他的身吧。

其次皇帝的軍權制度,所有兵符全在皇帝手中,我冒然出動,不但拿不到軍權,還可能把自己推進火海。

姚喜,你這粗人,動動腦子,在我身邊那麼多年,還是沒有長進。

我覺得當務之急是聯合能聯合的軍隊力量,限制陳王的活動範圍。我畢竟是一國的儲君。等找到了傳國玉璽再動手不遲。”太子分析局勢倒是十分到位,他不知姚喜是故意引他謀反,可以趁機滅他。

“好了好了,都退下吧,吵吵一過上午了,都退下吧。”太子有些不耐煩了。

“報,董少卿求見。”

“他怎麼來了,讓他進來。”太子預感到有事發生。

“殿下,卑職有事稟告。最近賢妃到處聯絡權臣,鼓吹殿下非皇帝親生一事,弄的百官沸沸揚揚。

也不知哪個太醫,竟然治好了四皇子,四皇子不像往日版痴傻。

現在賢妃正在力推四皇子做福遠大將軍,卑職認為如若此時讓四皇子掌握了兵權,對太子殿下太過不利。

我朝律例,太子不可出京,不可有封地,不可掌握兵權,其實就是康健皇帝因為當年奪天下後的疑慮。

可其他皇子並沒有這種限制,太子在朝,最大根基就是皇帝,如果皇帝哪天不支援太子殿下,皇帝便可把太子說換就換。這就是皇帝立法的緣故。

卑職認為,太子殿下需要有所行動,組織此事。”董少卿分析情況倒也是透徹,太子聽的真真切切。

“這淫婦,這次不能輕饒了他,現在皇帝重病,我雖能監國,可無實權在手,要治他的罪還得有真憑實據。少卿,你先退下,蒐羅證據。必要時,我會宣你進宮。”

太子尹龍愁雲密佈,他心裡知道自己處境微妙,皇帝如果病好,第一個收拾的就是他,當下之計便是找到傳國玉璽,取而代之。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