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壽宴上的新詩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花緋女俠也說道,“公主讓九大才子來給我祝壽,真是用心良苦,花緋感激不盡。”
孟一凡聽的真真切切,心裡說話看來這個南江公主真是大有來頭,不但改變了立法還全力推行新文化運動,真是有意思,真有點文藝復興的意思。
就在這時,人群中站出來一人,歲數在四五十的樣子,看著穿著應該也是王公貴族,只聽此人說道,“公主推行的新詩運動真是妙哉,我以前善寫格律,現在也開始寫新詩了,在花緋女俠壽宴,我也獻獻醜,給大家助助興。”
只聽花緋女俠說道,“穆王爺才高八斗,怎麼能說是獻醜呢。還請穆王爺賜教。”
說著穆王爺便開始誦讀,“ 《南江聖潔的高地》
我偏愛那南江的寒鴉
他的叫聲
好似父親的責罵
我偏愛南江的潑墨畫
每一幅都有陡峭的山崖
我的心靈
只是井底之蛙
它十分像我所愛的人留下
我選擇了花非花
把聖潔的高地立在窗下
等待純淨的應答
我願把全世界包圍她
南江
她們如此強大
盛開的蓮花
”
剛讀完,同樣是雷鳴般的掌聲,孟一凡覺得此詩雖然比較直白,但也是恰到好處,雖然是歌頌,也不是太肉麻,還是可以點讚的。
一樣的流程,小女孩評論員又上去採訪一番,南江穆王爺是個能吹牛的主,這首詩才沒有幾個字,這牛吹起來就吹了大半天,比這詩用詞多多了。聽的下面的人直皺眉,又不好打斷他。
還好菜還是繼續再上,邊吃邊聽也不妨礙美味,大家便無所謂了。
接下來的節目更讓那人耳目一新,公主站起來大聲說道,“南江的新文化運動,裡面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話劇,我們南江由四大民族組成,原來本地的三大民族都是能歌善舞,但是不愛聽戲,外來族也沒有把戲劇帶來。這次新文化運動,我便開始在南江幾個大城市建設戲班子,表演話劇。下面我給大家隆重介紹的就是霸尚劇組的全體成員,他們將給大家表演一部話劇《林水湖打魚人》,歡迎。”
頓時全場掌聲雷動,走出七八個演員,看樣子都是已經畫好妝的。他們便開始了表演,這《林水湖打魚人》講述的是在林水湖邊的一群以打魚為生的人的故事,故事雖然不是特別生動,可放在南江可以說是別出心裁,臺下的客人都放下了碗筷。每個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臺上。
孟一凡在現代本來就是編劇,這種小兒科的話劇還是上大學的時候排練才會弄的,內容和對白都顯得老套而生硬,一看就是業務大學生文化節的水平。孟一凡冷笑了一下。他突然有種強烈的感覺,在南江公主身邊是不是也有某個來自現代的人。能在一個新文化運動放出那麼多現代才有的訊號是很難得一見的。難道這個人是公主,還是公主身邊的師爺,這就不得而知了。
孟一凡仔細觀瞧南江公主,一看便是大俞人的模樣,並不是南江三大民族的樣子,看來這南江的外來族應該和大俞是一個血統。這公主說話的用詞一點不像南江人平時的官話,倒是有點現代人的意思,孟一凡越想越覺得好奇,難道是蔣峰到南江來了,其餘的事情他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南江公主,他倒是很想認識一下,雖然南江公主樣貌平凡無奇,但就她推行的新政和新文化運動,孟一凡也覺得有必要和她認識一下。
眾人還在吃飯,孟一凡早就飽了,他想著這次不能白來,得多認識些南江的名流也好為以後在南江找人打下基礎,光憑自己的力量,想找到兩位公主實屬不易。於是孟一凡端起了酒杯,挨個桌子敬酒,孟一凡這個區域大多都是南江的文化界的名人,才子畫家,詩人數不勝數,一會兒功夫,孟一凡已經認識了好幾個。此時孟一凡突然有些想念現代,要是在現代,他肯定會拿出手機互相掃碼加微信,留電話的。可是南江只能相互認識,還不知下次相見是猴年馬月,這種社交方式讓他感覺成效不大。
孟一凡突然發現上午見的韓梓墨晚上沒有出現,倒是穆王府管家管範就跟在穆王身邊。孟一凡四下張望,想找找韓梓墨究竟坐在哪一桌,不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