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3章 交點學費也沒什麼(第1/2頁)
章節報錯
潘俊傑笑的前仰後翻的,他指著鄭三生說道:“哈,鄭三生,你剛剛可自己承認這是廣鐘的精品,這會兒又說是贗品,你這不是在自己打自己臉麼!”
高明也是笑出聲來。
“鄭三生,你想說這是贗品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咱們做鑑寶師的,一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二要對的起上手的物件。可不能為了點面子虛名,就連鑑寶的本心都失去了嘛!年輕人,不要這麼心浮氣躁!”
高明一副前輩高人的做派,語氣裡完全是一副我為了你好的姿態。可那話裡話外,卻是在說鄭三生為了顏面,硬說這座鐘是贗品。
鄭三生輕笑。
“我可從頭到尾沒說過這是真品的廣鍾,我說的是從外表上看,像是廣鍾中的精品。如果你聽不懂的話,或許該回去找你們的小學語文老師補一補基礎知識。再者,我鄭家古玩店在蓉城這百多年,每一代傳人都不會忘記身為鑑寶師所要遵循的原則,無愧天地,無愧本心。說它是假的,自然是有我的理由!”
潘俊傑嗤笑道:“哈,那我倒是要聽聽,你能狡辯出什麼東西!”
“一座鐘表,外形是錦上添花,它的核心重點卻一定是機芯!廣鍾之所以歷代清代鐘錶中精品的代言詞,除了它的用料昂貴,外表精美之外,它的機芯也是令人值得稱道的。”
“在機械鐘錶最初傳入華夏的時候,清朝只有廣洋這一個通商港口,因此廣洋在學習制鐘技術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而Y國人斯當東在《Y使謁見乾隆紀實》中記載道,廣洋的鐵匠可以把鐵鑄造成極薄的薄片,本領超過歐洲工藝。當時世界上最頂級的鐘表工匠都在廣洋幹活,並且會在機芯上留下自己的落款。而廣鍾能夠傳世的都是技藝成熟之後進獻出去的。由此可見,當時廣鐘的機芯水平以及製造工藝在當時都是領先於世界的。”
“可是我剛剛開啟裡面這座鐘的後背夾板檢查過,裡面的機芯,表面上看著是比較精密,但實際上無論是機芯的複雜還有精巧程度,以及鐵片的厚度都可以看出來,跟廣鍾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所以,這根本不是廣鍾,不過是個有著廣鍾外形的拼接貨!別說五百多萬了,五十萬都沒人要!”
鄭三生的話音落下,潘俊傑頓時急了。
“胡說八道,你說這什麼厚薄精密的,不過就是片面之詞!完全就是你的主觀意向!這座鐘就是廣鍾!這廣琺琅,這銅鎏金工藝!哪一點有錯麼!”
隨著潘俊傑的質問,四周也有不少質疑聲響起。
“的確是如此啊,鄭三生這說的,有點太過牽強了……”
鄭三生看著潘俊傑,淡淡的說道:“想要證明我是不是對的,很簡單。首先,這座鐘包括上部葫蘆的頂端總共有6處轉花,我剛剛也檢查過,下面的福祿壽雕像配有對聯,是可以活動的,總共9個節點。而要想讓這9個節點都能動,機芯上必然會配有9個齒輪連線口。你可以說這座鐘年久失修不能運轉,但介面卻一定是隻多不少絕對不會出錯的。你敢不敢把這機芯取出來,驗證一番?”
“這……”
鄭三生說的底氣十足,潘俊傑頓時猶豫了,他不由自主的湊到高明的身邊,小聲的詢問道:“高先生,我們怎麼辦……”
高明臉上的笑容早就已經斂去,面色陰沉如水,許久不曾說話。
鄭三生就這樣氣定神閒不急不躁的等著二人。
倒是四周不少看熱鬧的人不停的在催促著。
“鄭三生都說成這樣了,敢不敢拿出來看看啊!”
“就是就是,嘴上說這是真的,質疑人家鄭三生質疑的鏗鏘有力的,怎麼這會兒不敢了啊?”
“怕不是心虛了吧!”
許久後,高明終於下定決心的開口道:“那就把機芯取出來,驗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