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鏟幣的演變也並非一蹴而就,最初的時候農具鏟的個頭寬大且厚,不便於攜帶,然後逐漸的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薄,最終成為鏟幣的形態。”

“我手上這把,它是塌肩的式樣,個頭比一般的鏟幣來的大,卻也比尋常的鏟子來的更小巧一些,且它的厚度相比較現代的鐵具鏟來說是偏厚的,但如果橫向對比青銅器農具,它就是很薄的。也就是說,這其實是一把在演變過程中,既能夠當貨幣使用又能夠用於耕種的鏟子。是即將形成無紋大布前期的東西。”

鄭三生一番解釋聽的葉涼衣美目圓瞪,單單從一個外形就能看出來這麼多東西?確定不是在說天書麼?

葉涼衣的心中已然佩服不已,口中卻還是說道:“這也只是你的一家說辭而已,你有什麼證據能證明這就是你說的那個鏟幣的雛形?說不定上面的鏽跡都是造假的呢!”

鄭三生將草莓袋子放在地上,把鏟子拿到身前,將木柄卸掉之後把鏟幣舉到葉涼衣的面前,指著上面的鏽跡開口。

“你看,這個物件,它在青銅的表面形成三級繡,第一級繡是青銅在鑄造完成之後在高氧狀態下形成的氧化銅鏽,氧化銅鏽在入土的過程中形成第二層鏽,就是綠鏽。在綠鏽的上面還斑斑駁駁的形成一層紅鏽,也就是蝕骨鏽,蝕骨鏽就是說穿透鏽層本身入到骨頭裡面。而蝕骨鏽是鑑定常年鏽和做上去的鏽的一種比較重要的特徵。”

“現在造假技術會透過物理的方法把銅開一個破口然後貼附在上面,但是那種鏽沒有漸變過程的特徵。所以透過鏽跡可以斷定這是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青銅農具鏟。這樣的青銅鏟是中國錢幣發展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物證,市面上非常罕見。”

鄭三生說的話為葉涼衣開啟另外一扇大門,雖然之前在《賞寶大會》上就見識過鄭三生的才學,但是她今天卻是她親眼見證的,鄭三生僅僅只是憑藉著在那個菜攤上逛了一圈就認定這個鏟幣,這其中的眼力、學識還有果決完全都超出葉涼衣的想象。

這會兒侃侃而談的鄭三生,整個人似乎都在散發著別樣的魅力。葉涼衣不由自主的想到之前她對付京生說的那番話,“我喜歡的是他的學識,他的涵養……”

想到這兒,葉涼衣的耳朵悄然變紅,她連忙壓下心頭亂七八糟的思緒,有些尷尬的甩甩腦袋,隨口找個話頭接下去。

“嗯這個,你說的這麼厲害,應該值不少錢吧,按照你們古玩行當的說法,這算是撿個大漏麼?”

“也不算吧,錢幣收藏本來也是古玩收藏中的小眾,青銅鏟幣雖然罕見,但價格上還是賣不上去的。這件的話,如果碰到懂行的貨幣收藏家或許能高點,一般也就3到5萬之間。”

鄭三生說的很是淡定,對於他來說,這塊鏟幣最重要的不是值多少錢,而是它是老祖留給自己的第二件玄寶!

葉涼衣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跟著將鏟幣用塑膠袋重新包好貼身收藏的鄭三生繼續往外走去。

很快兩人就走出蔬菜園,葉涼衣指著遠處的一輛紅色轎車說道:“時間也不早了,今天挺高興的,我擺脫掉跟屁蟲,你撿個漏,不如趁著高興我把欠你的大餐先還一頓?”

鄭三生搖搖頭,連聲拒絕。

“不了,我還有事,先回家。”

說完不等葉涼衣反應,直接上了路邊停靠著的一輛計程車上。

開什麼玩笑?吃什麼大餐!趕緊回家晉升二品不香麼?

獨留下葉涼衣兩眼圓瞪不敢置信的看著計程車離去的方向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難不成自己不美嗎?這麼沒有魅力的?蓉城最受歡迎女主持人是假的?最重要的,走就走吧,兩袋草莓好歹給我留一袋啊!

葉涼衣拿出化妝鏡左看右看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不是老孃不美麗,是那傢伙沒長眼睛!注孤生的直男!連個電話都不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