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1章 鄭老師講課時間(第1/2頁)
章節報錯
反轉來的太快,讓人目不暇接。
剛剛還被所有人貶為垃圾的手稿,在沈老口中卻成了無價之寶,這把現場所有觀眾的好奇心都調動了上來。
鄭多寶只覺得自己彷彿剛剛從鬼門關走了一圈這會兒又回到了陽光大道上似的,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鄭三生,兩隻耳朵更是支稜到了極點,不想錯過任何話語。
而曹振虎也是臉色陰晴不定的仔細聽著,看看能不能從鄭三生的話語中找到任何的破綻。
“剛剛其實這位叫方洛的是吧,已經說到關鍵的地方了,可他不太會抓重點,這點大家不要學他。古玩鑑定是什麼,是大膽的想象加上合理的推測還有細節的佐證。畢竟誰也沒有真正的看著這物件從古流傳到今天不是?”
鄭三生的話讓現場不少人輕笑了出來,之前緊張激烈的氣氛也隨之鬆散開來。
只方洛的臉色更加的臭了。鄭三生這丫講就講還非要拿他來說事?
鄭三生可沒工夫理會方洛,他徑自的按照自己的節奏開始往下說。
“我們鑑別一項文物的時候,會根據它的質地,它的工藝,它繪製的圖案或者是字跡之類的來作為依據。而這些知識,大多又都是從各種歷史遺留文獻上得來,所以剛剛這位方洛先生有一句話沒有說錯,古玩鑑賞的並不僅僅只是器物本身,更多的是其中浸透著的文化以及背後承載著的歷史。”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來看我的這件展品。還是這位方洛先生介紹的,紙用的是嘉慶內廷專用的虛白齋細金烏絲欄紙,能夠有資格用的到這種紙張的,除了各處的首領太監以及掌事嬤嬤之外只有御醫了。再從字跡分析,雖然有些娟秀雅正,但落筆卻是極有力道的,寫字的必然是個男子,並且是從小便開始練字的男子。”
鄭三生猶如在講推理故事一樣,將如何鑑賞這個物件的方式講了出來,這種獨特的方式新奇到極致,讓所有人都沉浸在其中。
而方洛在聽到他再三的提及自己的時候,那臉根本都不能看了。
“古代太監的招收,幾乎都是活不下去的窮苦人家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從小就有機會開始練字。也就是說,寫下這個手稿的人,只能是宮中的御醫。而上面的記錄的藥方也是另外一種佐證。”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這個手稿的確算不上什麼珍品。可同樣的道理,你會將一個醫生隨意開的處方單鄭重收藏麼?並且流傳了幾百年?有了這個疑慮之後,我們就可以大膽地設想一下。第一,這個醫生必然很有名,第二,這個藥方必然很珍貴。”
“有了這個設想之後,我經過多方查證,最終鎖定了嘉慶朝時期的一位名醫,汪必昌。從清朝的帝王起居錄上可以知道,汪必昌此人醫術極為高明,數次得到過嘉慶帝的獎賞。最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部醫術著作《聊復集》。”
“這本《聊復集》的價值極高,裡面記錄的各種藥方可以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珍寶,在民國還有現代被陸續選竟了《三三醫書》、《歷代中醫珍本整合》等書裡面。而且也有研究表明《聊復集》是不完整的,缺少了一部分手稿。我這件展品上記錄的藥方是配合著針灸使用的,現存的醫術上並沒有這個藥方的任何記載記錄。”
“而到了這一步,我們所有的推論都已經全部對上了,只剩下最後的一步,驗證。而恰巧《聊復集》的手稿原件正被收藏在魔都博物館之中,只需要比對一下這件手稿跟《聊復集》原稿之間的字跡,就能夠完成最後的鑑定。”
“啪啪啪……”
鄭三生說到這兒已經結束了,沈老率先鼓起了掌。
“精彩!太精彩了!這是我這幾年聽到最精彩的鑑定解說。就像鄭小友說的,古玩鑑賞,並非單純的依葫蘆畫瓢,現存的鑑定方法也是前輩們創出來的,大膽的假設加上合理的推理以及最後的佐證,鄭小友對此寶的鑑定方式讓我大開眼界!”
“沈老謬讚了,我也是因緣際會才能夠鑑別的出來,不像是沈老,只是看了幾眼就看出來了。”
鄭三生這話也不能說不對,他自己本身是沒有看過《聊復集》原稿的,並不清楚汪必昌的字跡,但奈何老祖鄭望山看過啊,所以當初才會見到這張手稿的時候就欣喜若狂。
沈老很是坦然的說道:“哈,你這吹捧我老頭子可接不起,要不是當年受邀參加了《聊復集》的鑑定工作,我也不會認得汪必昌的字跡。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乍一眼看到這物件,我也會走眼的……”
方洛原本還打算質疑的話就這麼給嚥了回去。
要是參與過《聊復集》鑑定工作的沈老都鑑別不出來汪必昌的字,那還有誰有這個能力和資格去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