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剛才奧斯曼帝國使者所提議事,諸卿以為如何?”
打發走伊普拉金,朱怡成開口詢問此事。
殿上稍靜了片刻,很快汪景祺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此事或可商榷。”
朱怡成沒說話,目光示意他繼續說。
汪景祺行禮道:“據臣得知,奧斯曼帝國乃西方大國,此國國土極大,國中人口數量超過二千餘萬,強橫一時。如今西方各國私下合縱,針對我大明意圖越發明顯。要破此局,我大明必須以連橫對之。”
“奧斯曼帝國同歐洲各國素有恩怨,尤其是俄羅斯更是視同仇敵。如今奧斯曼帝國主動來使尋求聯盟,臣以為這是極好機會,如能拉攏其國,對於目前局勢正是破局之舉。”
朱怡成微微點頭,繼續把目光向其他人看去。
“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需謹慎!”這時候,孫嘉淦站了出來說道。
“卿持否定?”朱怡成問道。
孫嘉淦搖頭道:“陛下,臣只是擔心同奧斯曼帝國連橫或適得其反罷了。”
“哦,你仔細說說。”
孫嘉淦說道:“西方各國宗教雖有不同,但基本還是大同小異,而且各國君主都以上帝、天主為教義基礎,但奧斯曼帝國卻不同,其國宗教大異於西方各國,這點來說是屬於‘異教徒’。”
“汪大人剛才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是陛下,一旦和奧斯曼帝國連橫結盟,那麼必然會被西方各國所排斥,如今西方各國已對我大明有所針對,但要知各國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我大明在歐洲各國公使正在努力分化其私下聯盟,拉攏瓦解,從傳回來的訊息來看似有進展。一旦我大明現在就同奧斯曼帝國連橫結盟,那麼之前的努力就完全白費了,恐怕換來的是適得其反效果。”
“陛下,臣覺得孫大人所言頗有道理。”這時候,莊巖站了出來,從軍事角度說道:“陛下不要忘了,眼下我大明依在攻略西域,西域各國雖被清廷打壓,但實際上各國各族依在。而一旦拿下西域,為長治久安,我大明必然會在西域採取政策,如此就會同奧斯曼帝國教義產生不可避免的衝突,一旦到了那時候大明同奧斯曼帝國交惡,之前豈不做了無用功?”
“此外,奧斯曼帝國雖大卻不強,早已無當年的鋒銳,這樣一個國家是否可以替大明解決難題臣以為還需謹慎從事。”
莊巖的話讓朱怡成心中暗暗點頭,其實這點朱怡成也提前想過了,西域之戰如今雖然膠著,但以大明的勢力等來年開春再戰,就算滿清背後有著俄羅斯的支援大明依舊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贏得戰爭後,接下來就是徹底消滅滿清勢力和佔據西域這兩步了,前者暫且不說,後者一旦佔據西域,大明要長治久安必須對西域採取一系列的政策,這些政策或許會觸動西域的習俗和傳統,而奧斯曼帝國恰恰就是西域各國各族教義的同類,等到那時候恐怕會因為這事產生矛盾,從而導致大明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惡化。
假如是這樣的話,一來直接得罪了西方各國,使得大明和西方各國在宗教方面徹底決裂,二來又因為西域問題和奧斯曼帝國交惡,到頭來反而得不償失。
接著,何顯祖、曾逸書等人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援大明和奧斯曼帝國合作,不管如何目前的局勢對於大明很是不利,而大明現在需要的是時間,只要在一定時間內打破僵局,那麼大明就能騰出手來安心解決西域的滿清問題。
至於未來的事,這誰能說得清楚?國家和國家之間最終還是以拳頭來說話,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今天大明和奧斯曼帝國能夠合作,等以後同樣可以和西方諸國合作,這無謂對錯可言,關鍵還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