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整個大清能夠調動的兵力不過二十萬左右,這二十萬中精銳佔了一半,都是屬於當初康德的部署和郭親王部,此外還有東邊投靠過來的。

現在,直接撥給隆科多同哈尼的五萬兵力可以說是從牙縫裡生生擠出來的,這五萬人中有三萬人同樣是精銳,同時還配備了不少火器,其目的就是要儘快擊潰南方之敵,讓大清打個時間差,從而在明軍展開下一波攻勢之前再把兵力調回來。

想法是好的,但要執行到位卻不容易。這點康德心裡很是清楚,所以他已經做好了南方戰局膠著的準備,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只能用手裡剩餘的兵力和明軍周旋了。

“皇上,奴才打算去大明一趟。”說了會兒隆科多那邊的安排,淳親王突然開口如是說道。

康德和郭親王下意識地對視了一眼,神色中露出一絲疑惑。倒不是懷疑淳親王對大清的忠誠,如果說就連淳親王都要判離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九哥,你這是……?”郭親王問。

淳親王笑了笑,反問道:“皇上,老十,你們覺得我大清面對大明有幾分勝算?”

這話一出,兩人皆是不語,大清和大明的實力擺在那邊,如果說大清對於策妄阿拉布坦嗤之以鼻的話,那麼面對大明就根本沒得打。

河西走廊的戰爭他們雖然離得遠,但戰場是怎麼樣的,大明又是如何拿下河西走廊的,在座三人心中非常清楚。

康德接下來同大明的戰爭早就細細思索過了,硬打肯定是打不過,除了和談和利用西域廣闊的地盤和大明周旋別無他法。當然了,還有聯合俄羅斯,可俄羅斯不靠譜在河西走廊一戰已經證明了,康德不會傻到再把全部希望寄託在俄羅斯身上。

“皇上,您之前不已經打算同大明和談了麼?”

“九哥的意思是你去?”康德開口說道,同時連連搖頭:“不妥不妥!九哥不可去!這件事朕已經想好了,讓馬齊走一趟。”

“要說身份地位,馬齊或許夠了,可是皇上,您覺得馬齊真是合適人選麼?”淳親王反問。

康德想了想並沒說話,其實這句話的確點到了點子上。以身份和地位馬齊作為三朝元老足夠,他可是當年康熙時候的上書房大臣,而現在同他相同的地位的人早就沒了,從資歷和身份而言在朝中無人可比。

而且馬齊這人對於大明忠心耿耿,雖然他之前在雍正手下,但無論是誰都無法指責馬齊的操守,這點康德也是認可的,所以在雍正死後,東來的王公大臣中康德依舊重用馬齊,繼續讓他擔任上書房大臣。

但是,馬齊的長處顯而易見,但弱點也是非常鮮明的,那就是馬齊是一個君子,既然是君子,那麼在兩國談判中君子往往不如小人,更重要的大家都知道馬齊並無急智,如果張廷玉還在,他絕對是第一人選,現在選擇馬齊也是康德思來想去唯一的可選之人,而現在淳親王直接指出了這點。

“皇上,奴才比馬齊才更合適!”淳親王見康德遲疑直接說道:“以身份而言,奴才是淳親王,是皇上的兄長,奴才去更能體現我大清的誠意。二來,馬齊謙謙君子實在不適合這樣的談判,由奴才去更為合適。至於其三嘛……。”

說到這,淳親王笑道:“皇上,老十,我平日喜好些什麼你們也清楚,據說大明如今大力發展格致,國中諸多新興事物層出不窮,相比大清簡直可以說日新月異。”

“所謂一步差步步差,當年太祖如何在關外崛起,太宗又如何奠定基業?無非就是取長為我所用!所以奴才去走一趟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就算沒有談成,或許也會給我大清帶來其他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