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說什麼?”
“回稟大帥,明軍已拿下廊坊,香河的部隊也已經沒了……。”一個士兵跪在地上,神色滿是惶恐,就連說話都不怎麼利索。
“這……這……。”董象緯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幾日前,他接到朝廷聖旨,由古北口總兵升遷直隸提督,同時朝廷令他火速南下香河統帥直隸各軍。
董象緯接到旨意後片刻都未耽擱,把古北口的軍務交代完畢就立即南下,誰想剛剛走到通州就聽到了這樣的訊息,這訊息對於董象緯而言無疑五雷轟頂。
董象緯算得上是康熙後期的主要將領,雖然他並沒有那些名將的戰功,可也算是身經百戰的將軍。
對於戰爭,董象緯並不陌生,可他怎麼都沒想到明軍的速度會如此之快,而且攻擊力又如此強大。
廊坊、香河兩地的清軍數量不算少,加起來足有三四萬人,從時間計算,明軍從天津衛出兵至今才僅僅幾日,這幾日的工夫還得算上明軍進軍的時間,這些大軍就一下子全被明軍吞掉了,簡直不可思議。
“大帥,現在如何是好?”不僅是董象緯驚愕萬分,就連他身邊的幾位將軍也是驚恐不已。
“你先下去吧。”雖然這訊息讓董象緯震驚,但他很快就恢復了平常,揮手讓報信計程車兵下去休息。
等士兵走後,董象緯什麼話都沒說,只是靜靜坐著思索著,而他身邊那些將軍們也都耐心等待著。
這一次南下,董象緯身邊沒有帶多少人,除去用得慣的幾個部下外,也只有三千餘人而已。
古北口地處險要,是北京的北大門,駐紮古北口的兵馬主要是用來防範草原上的蒙古各部。眼下,明軍佔了天津衛直逼北京城,戰局雖然緊急,但清廷還是沒動古北口的兵,這是避免蒙古不穩,以至後方失火。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董象緯南下時只帶了這些人,按照他原來的計劃是先到香河後重整部隊,然後連同直隸各部佈置防線,以先擋住明軍為主,隨後再看情況反擊天津衛。
從這計劃來看,董象緯對於局勢還是有一定判斷的,可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己人還沒到香河就接到如此噩耗。
現在再去香河又有什麼用?廊坊、香河兩地的部隊已被明軍打垮,自己手上這些兵馬趕過去是給明軍送人頭麼?堂堂直隸提督,連自己手下的部隊面都沒見著,這些部隊就被敵人給滅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我們不走了。”過了許久,董象緯這才開口道。
“可是大帥……。”有人頓時要問,可話還沒問出口就被董象緯抬手打斷:“沒有什麼可是!”
董象緯道:“廊坊、香河兩地的部隊一失,攔在明軍面前的障礙已沒了,再繼續向前就是純粹找死了。何況我部僅三千餘人,如何同明軍作戰?眼下唯一的辦法一是直接入京駐防,二就是駐守通州伺機而動。”
直接入京駐防,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北京城是京城,沒有康熙的旨意誰敢帶併入京?那怕是眼下這種情況。所以說,董象緯所提出的兩個方案唯一可行的也就是暫駐通州了。
通州位於北京東部,離北京城僅咫尺而已,在此駐紮進可攻退可守,算得上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當然了,所謂進可攻退可守,究竟是如何在場眾人也都清楚。眼下董象緯可以說是有力無力,他這個剛剛上任的直隸提督手裡沒兵,在通州只不過是作出姿態罷了。
當董象緯決定暫駐通州,同時派人向四處收攏香河敗兵,以儘量擴充兵力以防不測的時候,北京城裡接到兩地清軍被滅的訊息後驚恐萬分,不要說清廷上下了,就連城中老百姓也都慌了神。
“聽說了麼?”
“聽說了。”
“您老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