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九梟雄(第3/6頁)
章節報錯
“不錯,有格局,難怪能走這麼遠。”
“不錯,我信了。”
官渡之戰,曹操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
【遠征烏桓】
建安七年,袁紹病死。
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發生火併。
“我靠,這兩個逆子。”
“老子剛死,就開始分地盤。”
“大不孝啊,大不孝。”
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
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鄴城。
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為營,曹操進軍將其營寨包圍。
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
“好傢伙,不許投降。”
“哈哈,我麻了,不許投降,霸道啊。”
“曹操大勢已成啊。”
“以前袁紹還能壓一壓。”
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
袁尚逃奔中山。
曹操命人拿著繳獲袁尚的印綬節鉞招降鄴城守軍,城中鬥志崩潰。
鄴城遂被曹操攻破。
從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了冀州鄴城。
政令軍隊此後,皆從此出,而漢獻帝的都城許縣則只留些許官吏。
“太窩囊了,就這麼跑了。”
“好吧,我要是這個東西,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豆腐西施??”
“這塊豆腐不行,這塊捨不得撞。”
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又以負約為名,攻滅袁譚,冀、青二州平定。
於是,曹操上表讓還兗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敗後,逃奔幽州刺史袁熙。
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
“完了,徹底完了。”
“老子給留下的基業已經徹底被敗完了。”
“這兩個敗家子啊。真是,氣死我了。”
同年,黑山軍首領張燕率領其部眾十餘萬人投降曹操。
建安十一年,曹操攻滅高幹,平定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