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淮安先生的父親過世,他扶靈回老家,三年孝期滿了之後卻沒回朝堂,反而遊走於全國各地。

他一生著作無數,收了不少學生。有些人走上科舉之路,有些人則醉心於其他行業, 總之這人在文人中的地位非常高。

據說先皇曾經想讓他重回朝堂,但被淮安先生拒絕了。

可是現在孟允崢竟然說,他將人請到了他新開的書院?

不說別的,就衝著淮安先生的名氣,就有不少學子趨之若鶩的趕到他書院去跟人學*******揚了揚眉,“如此, 朕就放心了。朕還想著, 你若是缺人,朕可以介紹合江先生去你書院的。”

大殿中人瞪大了眼睛, 懷疑自己聽錯了。

合江先生???

合江先生和淮安先生不同,他是書香門第出生,祖上都是清流文人,家學淵源。所以他也自小讀書識字,學富五車。

但他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至今還是白身。

然而即使是白身,也不妨礙他聲名遠揚。

凡是和他探討過學問的人,都對他的才華能力讚不絕口。此人涉獵廣泛,對不少生僻少見的知識都瞭然於胸。就連皇家寺廟的方丈大師與他談論經文,都能聊上一天一夜。

皇上竟然要將此人引薦給孟允崢?看來兩人的關係是真的十分密切。

殿內眾人還在感慨之際,孟允崢已經反應迅速的跪下謝恩,“多謝皇上引薦。”

“你不是有淮安先生了嗎?”

“據臣所知,淮安先生與合江先生從未見過面。兩位都是學識淵博之人,想來都很期待見到彼此切磋探討學問, 共同尋求未知領域。若二位先生能成為書院的先生,定然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還火花?皇帝嘴角抽搐了一下,這都哪裡來的說法。

但他本就跟合江先生說好的,孟允崢給了個臺階,他就順勢下來了,“伱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不過到底要不要去,還要看合江先生自己的意思。”

那邊國子監的博士快要按捺不住了,皇上您到底怎麼想的,既然跟合江先生熟悉,您倒是請到國子監來啊。

那麼多的學子嗷嗷待哺的,多期待合江先生的到來啊,您竟然直接把人推到了孟狀元那裡。

國子監博士忍不住了,就要出來爭取機會。

孟允崢眼尖,立刻磕頭謝恩,“多謝皇上,臣一定會讓兩位先生賓至如歸,不負皇上期望。”

“但願吧。”皇帝擺擺手,“那這軍令狀,就立下了?”

“是。”

“好。”皇帝拍了一下龍椅,“朕也不要你做白用功, 你可還有什麼別的要求。”

孟允崢還真有一個,“臣請求皇上御筆親題。”

“題何字?”

“崢路書院。”

皇上,“……”滿腦子問號?你認真的?

孟允崢還非常不要臉的解釋道, “崢,乃頭角崢嶸之意,路,乃讀萬里書行萬里路之意。崢路書院,意指年輕人不畏艱難,嶄露頭角,顯露才華,如同書院一樣。”

皇上:你放屁,我看你是想當著所有人的面秀恩愛之意。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