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再次遇刺雖然不少人暗地裡叫好,但此舉對於維護隆科多的康熙而言,簡直就是打臉,還是打完左臉打右臉。

都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現在的形勢即便不足以伏屍百萬,也足以掀翻整個四九城。

康熙原本沒把行刺這件事放在心上,年素心遇刺,他只當是後院爭鬥,怕有損皇家顏面,想就此揭過,無奈隆科多得罪的人太多,以至於康熙這個皇帝都沒辦法壓下所有人,這才有了後續的事情。

只是讓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那些刺客竟如此大膽,一次不行,來兩次,兩次不行來三次,完全沒有顧忌,差點就要了隆科多的命。

面對這場景,朝臣貴戚眼裡都不由地流露出驚駭之色,他們還以為之前幾次行刺都不過是警告,現在看來根本就是暴徒。不管是不想得罪康熙,還是為自身安危著想,這一次康熙下令,朝堂一反之前眾多分歧,變得十分一致。

胤禛早就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反應,越是身處高位就越是怕死,這些朝臣貴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打定主意要讓隆科多栽個跟頭時,便預想到了這一切,可親眼所見,仍舊覺得無比失望。

這大清盛世,想要保證輝煌永續,就憑這些人,何以為繼?!

他一直以為康熙是可以依靠,縱使他行事偏頗,政績卻十分亮眼,不然也不會經營出現在的這番局面,但他也知道隨著康熙年紀漸大,對名聲日益看重,為了不損害他這明君的形象,明知有問題卻依然選擇放縱,他看得有多痛心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胤禛看著從一旁走過來的胤禩,並沒有閃躲,反而主動停下腳步等他上前。

兄友弟恭,這不是皇阿瑪想看到的嗎?

“四哥,小四嫂受襲可是遇佟大人一個原因?”胤禩也不拐彎抹角,上來就直奔主題。

他自打年素心被行刺後,就覺得事情有問題,後院的女人再怎麼鬧,也不可能鬧出這麼大的陣仗,這其中必有隱藏,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包衣世家的膽子這麼大?

胤禛想了想說道:“據年氏所說,她去鋪子查帳時,偶然發現有人倒賣貢品,便派人暗中追查此事,那天她是準備去拿證據的……”

“原來如此。”一旁的胤俄不由的一聲感嘆。

胤禟瞪了胤俄一眼,嚇得胤俄連連擺手,想來他也就是下意識的反應,並沒有其他的意思,而胤禟明顯也知道他是什麼性子,見他表態,也就揭過不談了。

胤禩臉色暗沉,眉峰緊皺,雙眼微眯,臉上帶著幾分不同於過往的冷色。

胤禛見狀,倒也明白胤禩為何這般,現在但凡跟包衣世家有較深牽扯的,都會覺得頭疼,斬斷聯絡吧,不知道能不能斷得乾淨,不斬斷聯絡吧,又怕康熙問罪之時牽連自己,所謂進退兩難,不外如是。

“之前年氏能安然無恙全憑九弟十弟相救,這事雖說已經謝過了,但恩義猶在,八弟若是相信四哥,就儘快出手,此事牽涉甚廣,絕非私用和倒賣貢品這麼簡單。”胤禛說這話也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選擇提點胤禩幾句,就算是還了之前的那份恩情。

胤禩臉上一白,遲疑地問道:“四哥是已經查清楚了嗎?”

胤禛沒有明白,但伸手拍了拍胤禩的肩膀,隨後大步向前,很快就消失在了三人的眼前。

胤禩見狀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他沒想到,一時的忽視竟帶來這麼多的後患,明明之前他就已經想到這其中必然隱藏著什麼,卻沒有第一時間去解決這些事,以至於到了現在,進退兩難。

當年他為了擴大自己的實力,也為了母妃的安危,接受了不少包衣世家的投誠,甭管對方是真心或是假意,只要有用,他都先一步將人收攏過來。

誰讓他上無阿瑪寵愛,下無母家支援,如果不是有胤禟和胤俄跟在他身邊,他就算是有驚世才華,恐怕也難以走到今天。那個時候他沒有辦法,要護著母妃,要保證自己能夠出頭,哪裡還有他的選擇,他只有被選擇。

現在他會覺得進退兩難,自然是因為局勢不能容忍他輕易成事,且拖延或者甩手肯定是不行的,若是一個不小心惹得對方反水,到時候麻煩更大。

胤禩顯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這才想著過來向胤禛要一個答案,得到想要的答案,他轉身一旁的胤禟道:“九弟,這件事都是八哥的錯,不該因著一己之私跟那些包衣扯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