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胤禎,轉頭回來的秦嬤嬤剛進來就見德妃眼底劃過一絲後悔,她心中一抖,卻沒有立馬開口,她如何不瞭解她這個主子,行事心狠手辣卻從不後悔,能讓她產生後悔的情緒,那就說明十四爺已經讓她開始感覺失望了。

秦嬤嬤對德妃是忠心的,這麼多年主僕二人一路相伴,到底還是有幾分感情的,眼見德妃後悔,她心裡也覺得無奈,只是該勸的都勸了,走到這一步,說再多都是空,沒辦法,就只能撿好聽的說:“娘娘,方才的事情是十四爺一時衝動,可他到底還年輕,奴婢剛送十四爺出去的時候,十四爺還一個勁地囑咐奴婢好好伺候娘娘呢!”

德妃如何聽不出來,秦嬤嬤這是在替胤禎說好話,她抬頭看了秦嬤嬤許久,半晌才出言說道:“十四是什麼性格我一清二楚,他縱使有後悔,也不可能說出這些話來,只是他這脾氣讓我覺得無比擔憂,一個能情緒都不能把控的人……”

“十四爺年紀到底不大,且未入朝堂,還是少了歷練,不然也不會出現今天這種事。”

德妃聽著秦嬤嬤的話,表情微微有些緩和,但內心的不安和躁動讓她打不起精神來,不過慣性讓她忽略了這種情緒,選擇繼續相信,便道:“嬤嬤,既然皇上不願意我鬧得太難看,那就暗地裡讓人傳流言,我相信時間久了,總會有人相行的,至於老四,總有他求我的那一天!”

秦嬤嬤聽了德妃的吩咐,心中一緊,有心想勸,可看到緩緩閉上眼睛的德妃,便下意識地把話嚥了回去。等起身退出去之後,臉上的愁容瞬間顯現。

明明是親生母子,非得鬧到生死仇敵的地步,這是造什麼孽啊!

康熙那邊,對於朝政他是勤勉的,對於後宮他卻是十足的甩手掌櫃,聽李德全提及佟貴妃已經去過永和宮後,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可隨後聽說胤禎也去了永和宮後,還聽到吵鬧後,不由面色一緊,沉聲問道:“他去幹什麼了?”

胤禎,他的十四子,在一眾兒子之中算得上得寵的,可是卻是讓他最為失望的。

若不是這次出巡,他還不知道他一直以為幹練爽朗的十四子居然野心勃勃冷血至此,雖說其他的兒子也有小心思,但並不會像他這般,只因口角就想取對方性命,毫無兄弟之情。若非如此,康熙又怎麼會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來。

他給過胤禎機會的,他若是老實一點,日後前程必然不差,可惜心性之差,難以入眼。

李德全聽著康熙的話,小心翼翼地抬了抬頭,看著康熙毫不掩飾的怒意,低聲道:“奴才不知,只知道德妃與十四阿哥吵得有些兇,大概一盞茶的功夫,十四阿哥就走了,倒是德妃娘娘一直沒有出來。”

康熙怒道:“朕看她是不進棺材不掉淚,行了,朕在問你,老十四去永和宮幹什麼?!”

李德全低著頭,回道:“據說是為了雍親王的事……”

“你說什麼!?”

李德全再些說道:“是為了雍親王的事。”

康熙聞言,直接掀了一旁的茶盞,乾清宮裡頓時跪下一步,他以為自己的警告能讓他收斂,卻沒有想到德妃母子根本就是把他的話當成耳旁風,若是他沒有讓佟貴妃走上這一步,德妃是不是要鬧到乾清宮來。

“奴才也是剛接到的訊息,其實宮裡宮外都有不少傳言,意指雍親王於母不孝,於弟不和,心腸冷硬……雖說大家都知道雍親王是什麼樣的人,可架不住還是有人相信。”

康熙聽了李德全的話,還有什麼不明白,就是強行詆譭,時間長了,胤禛再孝順也變成不孝順了,康熙頓時怒道:“看來朕是真的老了,說的話都不管用了!”

“皇上息恕!”李德全連忙請罪,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

“息恕,不,朕心中的怒火這次怕是息不了了。”康熙怒極反笑,為了平衡局勢,他委屈了太子,壓制了胤禛,卻不想得了好處的兩人反而有恃無恐,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他的權威,如此看來,倒是他太過心慈手軟了,“李德全,擬旨,德妃降為德嬪!”

“奴才遵旨。”李德全聽著康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小腿微微有些發軟,卻還是支稜著一股氣把事給辦了。

從乾清宮裡出來,李德全看著手中的聖旨,莫名感慨:要說求仁得仁,德妃在這宮裡那真算得上一號人物。

作為康熙的近侍,李德全的一舉一動都是受人關注的,不僅是後宮,就連朝堂上的人也一樣,如今見他拿著聖旨,那真是人人觀望。眼見人往永和宮那邊走,眾人也是一陣恍然,畢竟最近關於雍親王不孝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的,據說德妃本人還親自堵雍親王的路進行斥責,甭管事情是真是假,事情惹人關注是一定的。

這不,前腳佟貴妃剛走了一趟永和宮,後腳李德全又帶著聖旨往永和宮去了,想來這聖旨裡應該就有他們盼了許久的答案。

李德全是誰,能在康熙身邊穩穩當當伺候這麼些年,哪裡會不知道旁人的目光代表什麼,若是往日,他定然會想賣德妃一個人情,派人跑上一趟,可惜現在的德妃終究是飄了。

皇上不喜歡什麼她做什麼,皇上不滿意什麼她幹什麼,就這樣還有什麼前程,要他說,今日德妃降得德嬪,來日指不定德嬪降貴人,再倒黴一點,指不定兒子都保不住!

當然,不管降與不降,現在的德妃怎麼看都不是個熱灶,他李德全可以不得罪,但也絕對不討好,不然被拉下水了,他找誰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