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磐的軍令下達,將校們一個個噤若寒蟬,很快失去了阻礙的黃忠,很快黃忠被拉到了轅門前,刀斧手早已準備妥當。

只見兩名刀斧手走到黃忠跟前,低聲道。

“黃將軍,我等也是奉命行事,還請黃將軍勿怪罪。”

不管黃忠地表現如何,也不論黃忠是否投靠了幽州軍,可是他在荊南軍中的聲望和地位也遠遠不是無法撼動,哪怕臨死之前,依舊能令荊州軍卒感到敬佩。

黃忠苦笑一聲,沒有什麼話語。

他只是站在轅門下目視正前方,遠眺廣成關,心中是無限的感慨,小賊,劉平,果然是好手段,好心計……

內心裡,黃忠並沒有怪罪劉平的意思,反而頗有些讚賞。

正所謂兵不厭詐!

他和劉平,本就分屬兩個陣營,劉平不管使出什麼樣的手段來,都算不得過分。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無蜜不招彩蝶蜂,自己避禍荊南投奔劉磐已經五年,感念他的收留,黃忠忠心耿耿,五年時間為劉磐立下汗馬功勞,可是劉磐依舊把自己當做了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真正的人!

如果劉磐對自己能多幾分信任,劉平就算是有千般手段,也奈何不得自己。

事實上,到他自認為臨死前的一刻,黃忠依然不知道真正佈置反間計, 陷害自己的人並不是他一直罵的劉磐小兒,而是劉磐身邊最信任的謀士,軍師祭酒郭嘉郭奉孝!

郭嘉原本是不瞭解黃忠的,但是作為劉表麾下的重將,他了解過劉磐的性格和特點的!所以在第一次交戰的時候,郭嘉根據劉磐特點所做的安排,險些造成了郭嘉悔恨終生的後果。

索性,張郃和樓班險死還生,可是就算這樣,黃忠的悍勇讓郭嘉心驚肉跳,整個廣成關雖然不說是人心惶惶,但是不少人都在提及黃忠的名號的時候,多多少少是帶有畏懼的。

尤其是劉平,在聽到黃忠的名字之後,連續五個晝夜狂奔而來的行為,更讓郭嘉深深地明白一點:黃忠不可力敵!

YY

吃過大虧的郭嘉怎麼敢輕視黃忠,幽州軍中武力巔峰的呂布和趙雲都不在,郭嘉更不會派人去和黃忠硬碰硬交鋒。

根據郭嘉對劉平的瞭解,劉平的心中應該是對黃忠有好感的,這個郭嘉的顧慮。

但是知曉劉平來到廣成關的首要目的並不是黃忠,而是險些被黃忠幹掉的張郃和樓班之後,郭嘉確定了劉平的想法和底線。

能招攬是最好的,可是如果真的沒有機會,郭嘉相信劉平也絕對不會介意,置黃忠於死地……

帶著這個思路,郭嘉的一套完整的計劃漸漸浮出水面!

事實上,雖然稍有波折,但是郭嘉第一階段的目標基本實現了,懸於荊州軍轅門之前的黃忠,將目光從廣成關上收回,閉上了眼睛,等待屬於自己的命運!

而一名膀大腰圓的刀斧手已經舉起了自己手中的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