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磐公子,黃忠將軍辛苦了!”鄧濟恭敬地出營迎接兩位以及兩萬荊南軍的抵達。

劉磐和黃忠同樣軍禮相迎。

劉磐虎踞龍盤走在前方,鄧濟則和黃忠並排跟隨在劉磐的身後,看著身旁四旬過半、頭髮卻已經幾乎全白的黃忠,這自己曾經的敬仰的物件,再回想他所瞭解的黃忠的生平,鄧濟是百感交集。

昔年,黃漢升官拜宛縣統兵校尉,追隨南陽太守秦頡征討黃巾賊。

張曼成百萬黃巾圍城,黃忠在亂軍之中,斬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立下赫赫戰功。本來,太平道之亂結束後,黃忠本應獲得封賞。

可是黃忠獨子黃敘在黃巾之亂後不久病重,黃忠無心官宦行伍,向秦頡此行,並和秦頡定下約定,獨子黃敘病情好轉後,黃忠會重新入仕,重新跟隨在秦頡的身邊。

可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在討伐黃巾賊中立下大功的秦頡,得罪了朝中掌權的閹黨,在黃忠剛剛辭行之後,遭遇了閹黨所安排的襲擊,結果沒有黃忠保護的秦頡遭遇伏擊,死於非命!

去職還鄉之後,對於黃忠最為信賴的秦頡遇害,代表著黃忠失去了他最大依靠和支援,然而這對於黃忠還不是最慘的。

返回家中半載,雖然用盡全力,幾乎散盡家財,可是其子黃敘終究未能活下來。

等到黃忠終於收斂起悲傷,決定再次出仕的時候,因為秦頡的意外遇害,南陽早就變天了,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秦頡的遇難,作為秦頡心腹愛將的黃忠,新任太守又不願委以重用。

就此,黃忠在渾渾噩噩中沉淪了整整六年!

直到後來,後來劉表入主荊州,在鎮壓各處賊寇的時候黃忠立下戰功。為了收買人心,而大肆封賞的時候,黃忠也被封為中郎將。

但是坐穩荊州之後,劉表輕武重文的本性畢露,黃忠雖然勇猛,卻不為劉表所喜,結果被劉表打發到了長沙,輔佐自己的從子劉磐。

其他人或許不知道,但是鄧濟是清楚的,劉磐其人確實不俗,但是遠遠沒有到可以橫掃荊南的程度,劉磐之所以可以屢戰屢勝,武藝精湛、身先士卒的黃忠絕對是最重要的原因,沒有黃忠的勇武,劉磐安能創下偌大的名頭?

如果說此次只有劉磐前來,鄧濟二話不說就會直接撤兵,因為劉磐絕對不是可以扭轉戰局的人物,但是,劉磐是戴著黃忠來的,這就讓鄧濟的內心充滿了無比的喜悅,有了黃忠的存在,再加上兩萬精銳的荊南軍,自己的所有煩惱都將迎刃而解!

說實話,劉表的緊急調兵劉磐並沒有多說什麼,可是抵達魯陽之後,蔡瑁的冰冷言語本來是讓劉磐頗為不滿,行軍數日連休息都沒讓休息就直接一紙調令派到了廣成關,劉磐憋了一肚子氣。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花花轎子眾人抬,同樣是劉表麾下統兵大將鄧濟的禮遇,讓原本還有一肚子氣的劉磐十分受用。

“磐不過職責所在,鄧將軍才是辛苦,我與漢升奉主公之命一路從長沙趕來,抵達魯陽之後又軍師(蔡瑁)之命前來廣成關,一路奔波幾乎從未停息!”

“磐公子無需憂慮,大營之中一切已經安排妥當,只需讓軍士們入住休整即可!”

看著鄧濟的安排,劉磐更加滿意,話語也更加和善。

“那就有勞鄧將軍來,我與漢升尚不知曉眼前這廣成關局勢如何,還望鄧將軍介紹一二!”

“磐公子,黃忠將軍且隨我來!”

荊南軍計程車卒按部就班地入營,而劉磐和黃忠則跟隨著鄧濟進入了中軍大帳之中,被鄧濟引到了一幅地圖之前。

“磐公子,黃將軍,這便是這幾日我命人專門繪製的地圖,這裡便是廣成關……此處便是”隨著鄧濟的講述,接著劉磐和黃忠的一路探查,廣成關以及整個潁川佔據緩緩地呈現在了劉平和黃忠的面前。

當說到最好一天幽州軍反擊當時候,鄧濟開始了自己當發揮,對於紀靈開始所能想到了所有的指責。

當二人聽到鄧濟說到紀靈在大戰緊要之時不僅不加以援手,更是直接賣隊友的時候,劉磐和黃忠不出意料地表現出了極度的憤怒情緒。

而這同仇敵愾的憤怒,正是鄧濟所想要的,哪怕放著幽州軍不管,他也要讓紀靈為自己麾下因為被出賣而慘死的荊州軍士卒而贖罪!

沒有任何交流,在這一點上僅僅是幾個眼神三人就達成了幾乎相同當想法。

很快,當兩萬荊南軍計程車卒順利進駐大營後不久,關於自己的袍澤被淮南軍紀靈出賣的訊息,就在幾位統帥的刻意放縱之下開始飛速地傳播,當時間到達夜晚的時候,這種不滿的情緒已經達到了巔峰。

隨著軍中的逆反情緒高漲,鄧濟、劉磐、黃忠才開始出門控制局勢,然而控制局勢的方式卻不是從源頭平息謠言,反而是選擇了遠遠不是他們風格的方式:耐心寬慰,也就是說服自己計程車兵們不要和淮南軍發生衝突和戰鬥。

雖然最後的結果是,憤怒計程車卒暫時被極為大佬勸服,但這並不意味著危機解除,只不過是暫時將危機爆發的時間推遲了幾天而已,無論是鄧濟,還是劉磐、黃忠都不是毫無智慧的凡人,怎麼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呢?

這一一反常態的舉動,軍中的很多心思縝密之輩的心思開始靈動,很多種不應該有的觀念開始不受控制的不停地萌發。

就比如剛剛進入軍帳休息的荊南軍中,由義陽縣武卒組成的一部兵馬中,一名剛剛及冠、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輕人就直接楞在了當場,直到某一刻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並且出聲呼喚。

“文長!發什麼呆?連續行軍了好幾天難道不累麼,還在這裡杵著,難道就不想去休息一下麼?”

聽到中年人的聲音,感受到了那手臂的力量,這個年輕人神情一怔,看了看對自己說話的人,一大堆問題瞬間浮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

“大哥,你說,明明已經結盟共同抵禦曹軍了,袁軍為什麼要出賣我們的兄弟,那可是五千荊襄兒郎啊!?”

中年人一臉苦笑,“為什麼,你說為什麼呢?你自己難道不知道,還需要問我?”

說罷之後,中年人向前走去,年輕人卻沒有等來自己想聽的答案,於是他繼續跟上前人的腳步,繼續追問道。

“大哥,你說劉使君當初有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如果能想到,為什麼要和那袁術結盟呢?要知道我們荊州和他們可以大戰了數次,死了多少人,就連那趕走了董賊的孫文臺都死在黃祖將軍手中!那袁公路怎麼可能善罷甘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