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的大風自西北而來,向東南而去,而這一波突然火起的地點,這一次火起的地方,正是張郃在入營之後,根據風向和敵軍的情況預設的地點。

當張郃以搏命的態勢,將敵軍聚集到了紀靈的中軍大營附近的時候,中軍大營西北邊緣的數個軍帳幾乎是在同一時刻被點燃。

在強烈的西北風的吹拂之下,突然燃起的大火所奔騰的方向,正好就是淮南軍的中軍大營所在!

而這個方向,正是因為紀靈的命令,而導致淮南軍最為集中的地方。

突然被點燃的軍帳,距離中軍大營不過幾十步而已,在狂風的吹拂之下這幾十步的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熊熊燃燒的大火,藉著風勢,迅速向著淮南軍的中軍大營蔓延。

在短短不到三十息的時間內,藉助風勢瘋狂蔓延的大火已經瀕臨了中軍大帳所在的位置。

然而,當大火到達的時候,整個中軍大帳的附近,已經空無一人,而作為淮南軍統帥的紀靈早已經消失在的火光之外。

事實上,當第二波大火沒有任何徵兆的,突然燃起的時候,原本還在中軍大帳安坐釣魚臺,指揮淮南軍圍剿小股幽州軍襲擊者的紀靈,突然爆發出了只有在危及生命的時刻才會爆發出的強大力量。

這一刻,紀靈彷彿神靈附體,紀靈那靈敏的嗅覺和強大的第六感瞬間爆發出了強大的威力,在身邊所有人淮南軍士卒反應過來之前,第一個向著可以躲避大火延伸風向的方位逃去。

紀靈有敏銳的嗅覺和強大的第六感,張郃則本來就知道大火的存在,但是圍繞在張郃他們身邊那些準備圍剿張郃的淮南軍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畢竟不是每淮南軍士卒都有紀靈那遠遠超過常人的嗅覺和第六感,可以發現危機。

也不是每個淮南軍士卒都有紀靈那天賦秉異思維,可以在一瞬間選定最佳逃生路線。

同樣的也不是每個淮南軍士卒都有如同紀靈一樣強健的體魄,可以在發現危機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逃離現場。

紀靈跑了,於是,紀靈透過自己親衛們,勉強組建起的指揮體系,在一瞬間土崩瓦解,數千淮南軍群龍無首。

大火來了,一部分逃離不急的淮南軍士卒瞬間就被大火點燃,但更多計程車卒則因為恐懼和指揮系統的再度崩潰而驚慌失措,剛剛恢復了一定秩序的淮南軍大營再次陷入了無盡的混亂之中。

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張郃,則大聲呼喊,同時率部迎合大火襲來的方向,在亂軍之中搏命地拼殺,手中大刀所到之處,只殺得血流成河。

短短几十息的時間,張郃已經突破了亂軍以及大火的阻隔,和奉命在關鍵時刻,關鍵地點放火的陳到成功匯合。

當張郃和陳到在匯合之後,算上跟隨陳到放火的三十人,進入淮南軍大營中的百名勇士已經只剩下了不到六十人。

然而此時此刻,張郃卻沒有任何猶豫的機會,他二話不說,帶領剩餘的將士,向著整個大營之中,唯一沒有受到大火襲擾的,西北方向的營門衝去。

而提前逃出大火範圍,消失了一段時間的紀靈,卻也極為詭異的同樣出現在了這等同於安全島的大營西北角。

於是紀靈看到,憑藉百餘人就將自己偌大的營地,攪得天昏地暗的這夥幽州軍,竟然逃到了這裡,明顯還想透過這裡逃出昇天的時候,瞬間勃然大怒!

此時,整個軍營,乃至軍營之外,徹底沸騰了!

長號聲,戰鼓聲,胡笛聲,怒吼聲,喊殺聲,哀嚎聲,人喊聲,馬鳴聲,各種各樣的聲音,幾乎在一瞬間匯聚在了一起。

藉著這股子亂勁兒,張郃和陳到一鼓作氣,率領殘部衝到了大營門口。

只是,所有的謀劃和運氣都已經徹底用盡了,在沒有受到大火衝擊的營門處,張郃遭遇了今天夜晚最嚴重的危機。

在紀靈的親自指揮之下,營門附近本來有些彷徨和迷茫的淮南軍士卒,迅速地恢復的狀態,開始向張郃等人動了瘋狂的進攻。

紀靈一聲令下,幾名淮南軍的中低階將校,帶著兵卒,一擁而上,便把張郃一行人團團圍住。

然而,此時此刻,張郃和陳到,這兩個不以武力見長的將領,卻如同呂奉先和趙子龍附體了一般,兩人一左一右,兩口大刀猶如兩隻會帶來死亡,帶走生命的鐮刀一樣。

張郃那超過一丈的長刀,刀刀致命,陳到手中超過五尺的朱雀大刀,更是招招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