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喪權辱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說,從紙面上來說,曹操是不吃虧的,但是問題是……
“河內張楊雖然歸附了劉使君,但是河南尹可並不屬於劉使君治下,公祐安能慷他人之慨,難不成劉使君想要在現在的局面治下起兵南下,攻伐河南,然後將河南送與我主?”
“正是!公達先生果然大才!”
問出問題的荀攸直接就楞了一下,
“無罪而興兵,無錯而討伐,劉使君君子之名恐怕要不保了吧!”
孫乾笑了,“公達先生多慮了,我主寬厚仁和,怎麼會隨意興兵,肆意攻伐呢?”
“自董卓之亂之後,河南尹荒廢良久,軍閥橫行,賊寇叢生,百姓民不聊生,主公得知陛下欲東歸洛陽,自然不能使得陛下東歸之後處於賊寇的包圍之中,故而我主出兵蕩平賊寇,還河南尹以清明、安定,待肅清賊寇、蕩平不臣、陛下回京,我幽州軍將立刻返回,不做絲毫停留!”
荀彧一邊思索,一邊琢磨孫乾的話,然後他感覺孫乾的話說的很有意思啊,讓出河內的三個條件肅清賊寇、蕩平不臣、陛下回京。
但凡是賊寇,在真正強大的官軍面前永遠是不堪一擊的,幽州軍出兵掃蕩賊寇,對於這一點荀彧沒有任何疑慮。
至於陛下回京,看似問題重重,遙遙無期,但卻是荀彧最不擔心的一個方面。
自家的主公是要而且必須出兵將劉協迎回的,劉協一旦返回,雙方交割洛陽如果自家沒本事把劉協接回來,也就沒有了和劉平競爭的資本,到時候也就不重要了。
反倒在蕩平不臣這一點,引起了荀彧深深的興趣和思考。
蕩平不臣,這明顯說的就是各個割據的諸侯了,而有實力、有機會進佔河南尹,嚴格意義上只有劉平、曹操、袁術、劉表四支諸侯而已。
袁術和劉表時而勾結時而敵對荀彧是知道的,如果劉平真的要在結盟後出兵,那就等於是繼公孫瓚袁術VS袁紹曹操這兩大集團之後,在中原再次形成了兩大對峙的軍事集團:
劉平曹操VS劉表袁術,這是從體量到實力,甚至連搭配都基本相同的兩個集團啊。
想到這裡,荀彧明白,單單看戰力,自家和劉平一方絕對是碾壓劉和和袁術的,那麼就需要看劉平會投入多少兵力了,如果劉平投入的不夠,那就等於自己一方單獨對抗袁術和劉表,那是絕對不能幹的,於是荀彧開口詢問。
“若我主願意答應這一點,劉使君會派出多少兵馬進軍河南?”
多少兵馬?這孫乾還真的好好算一算。
根據孫乾的瞭解,不算河內用來守城的一萬多步卒,懷縣有五千騎兵,劉平似乎也給郭嘉留了五千騎兵,朝歌似乎有三千,黎陽有一萬,鄴城有一萬……
“算上黎陽的張遼部,短時間內可以投入的兵力大約三萬至三萬五千騎,至於後續是否可以增調兵馬,就需要主公親自定奪了!”
三萬!如果都有護送孫乾這支兵馬的戰鬥力,再配合上自家主公手中悍不畏死的青州兵,進攻荊州、南下淮南肯定不夠,但是把袁術和劉表想要伸進來的手斬斷,那就足夠了!
荀彧沉思的時候,幾人同樣在思考,很快荀彧、荀攸、戲志才三人對視一眼從另外兩人眼中看到了贊同的光芒。
然後孫乾又丟擲了第二個荀彧或者說曹操根本無法拒絕的一點。
“若可以完成交換,我主將每年,至少向曹公販賣一萬匹戰馬!”
一萬匹戰馬!
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三個人的眼都直了!
中原缺馬,這是無法避免的一個短板,如果不是消滅了入寇的顏良,繳獲了一萬多匹戰馬,曹操現在連萬人的騎兵都組織不起來,而如果沒有那萬騎的騎兵,想要將袁術擊潰哪怕獲勝也很難取得那麼大的戰果!
最好的例子就是徐州的劉備,這倒黴孩子,費盡心機接手的就是陶謙留下的一個爛攤子,而且在曹操和袁術連翻打擊加封鎖, 外加被田疇和呂布聯手坑走的大量糧食之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如果不是東海糜氏的支援,恐怕連一千騎都湊不出來。
在中原戰馬獲取不宜,根本的原因是能夠上陣作戰的戰馬大都是母馬,或者是被閹割之後的公馬,曹操根本就沒有辦法像劉平一樣透過自然繁育的方式,獲得穩定的戰馬來源,甚至連購買都不一定能找到何時的賣家!
沒有穩定的來源也就算了,關鍵戰馬可不是沒有消耗的,相反是無論是行軍還作戰的過程之中,沒有馬蹄鐵的保護,戰馬的損耗都是巨大的,尤其是曹操與袁術進行了數輪交鋒,不到一年的時間,曹操手中能夠作戰的戰馬已經不足一萬五千匹,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戰馬來源,曹操想維持一支萬人的騎兵隊伍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所以說,孫乾能夠提供一萬戰馬,雖然用的是販賣的方式,可是絲毫不影響三人的興奮,對孫乾或許不明白,但是他們是明白的,對於曹操來說,萬騎的價值絕對可以與一個河南尹相提並論!
河南尹確實殘破了一些,可是用河南尹來換取更加殘破殘破不堪,十室九空的大河之北的諸郡縣,再加上,每年可以提供近萬匹戰馬,荀彧可以斷定,哪怕這是陷阱,曹操也會跳下去,哪怕是毒酒,曹操也會毫不猶豫的喝下去,所以說,這兩點加起來是一個曹操無法拒絕的條件所以,他知道曹操絕對對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喜歡三國從招攬趙雲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招攬趙雲開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