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勿怪兩個字,荀彧的嘴角都隱隱有些抽搐的衝動,就你剛剛亮出的肌肉,我敢怪罪麼,不過表現卻極為得體。

“劉使君繼承襄賁侯作風,寬厚待人,百姓安居樂業,更能以天下為重,北定蠻夷,為漢室表率,彧佩服至極,怎會有怪罪之意!公祐多慮了?”

聽到公祐兩個字的一瞬間,孫乾的瞳孔放大,身體不受控制的僵硬了一下,自己好像沒說過表字,同時也不是什麼聞名天下的名士,這荀彧為什麼會一言撥出自己的表字,這一點細思極恐啊!

看到孫乾的呆滯狀態,荀彧嘴角繼續微微露出笑意,這個年輕人的表現很正常,自己之所以會知道他的存在,完全是一個意外!

與兗州相似,徐州同樣是一個四戰之地,曹操從東郡起家,用了接近兩年的時間,掃出了兗州境內的各種勢力,成為了幾乎可以和袁紹平起平坐的一路諸侯,從成為兗州之主開始,曹操就對於糧草豐沛無比、堪稱糧倉的徐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然而歷史就是驚人的巧合,在曹操對於徐州產生興趣的同事,從曹操佔據東郡開始,在徐州盤踞了數年之久,根基深厚手下兵精糧足的陶謙就對於人口稠密的兗州同樣興致盎然,陶謙蠢蠢欲動,在當時的天下人看來,這二位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從界橋之戰袁紹曹操,公孫瓚陶謙袁術兩大軍事集團形成開始,曹操和陶謙對於對方的興致就越來越高,從界橋之戰,到龍湊之戰,再到巨馬水之戰,陶謙和曹操兩方直接已經醞釀了足夠的情誼。

郎有情,妾有意,那麼曹操和陶謙雙方等待的就是一個摩擦出火花的機會而已,事實上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了。

在最初階段,兵精糧足,再加上聯盟一方公孫瓚的強大威懾力,底蘊深厚的陶謙對於曹操佔據了不小的優勢,但是,隨著曹操清繳入寇兗州的青州黃巾軍成功,並且成功收編了黃巾軍,將其變為青州兵,雙方的天平開始向曹操方向傾斜,但是問題是陶謙不知道啊,於是陶謙依舊不知道死活的繼續撩撥曹操,生怕曹操遺忘了自己。

初平四年(193年),有一個叫做闕宣的跳樑小醜在下邳地區聚集了數千人,直接在陶謙的眼鼻子底下起兵造反,同時還不知死活的自稱天子!

更神奇的是,以終於漢室著稱陶謙不僅沒有直接率軍剿滅這夥賊人,反而悄悄的舉兵相應闕宣,到後來雙方的兵馬甚至直接合並一處,得到徐州軍支撐之後,闕宣這夥賊人的兵鋒直抵泰山郡,而且順帶劫掠了任城郡。

於是等待了良久的曹操終於等到了機會,掏出了他那四十米長的大刀,當年秋天的時候,曹操和袁紹開始出兵攻打陶謙勢力。

袁曹聯軍數萬大軍連下十餘城,在彭城國附近與陶謙展開了一場大戰,結果曹操新組建的青州兵初次上陣就大發神威,悍不畏死的青州兵將陶謙的丹陽兵殺的屁股尿流,彭城一戰袁曹聯軍大獲全勝,斬首過萬,

彭城一戰不僅打掉了陶謙的信心,更打掉了作為陶謙徐州軍核心的丹陽兵,失去了精銳的陶謙退守郯城,隨後曹軍所過,雞犬皆盡,鄉邑無復行人。

說來也是陶謙倒黴,好不容易熬到曹操因為軍糧不濟而退兵,結果興平元年(194)春,曹操之父曹嵩自琅邪至兗州投奔曹操,途中被陶謙部將張闓殺死。

這一次已經面對已經被打殘了的陶謙,曹操再次掏出了他那四十米長的大刀,直接砍掉了陶謙的大半條命!

結果就在要拿下徐州的時候,呂布偷襲,曹操不得已回師,結果當呂布被搞定之後,將徐州視為囊中之物的徐州竟然直接落到了劉備的手裡!

可是木已成舟,曹操實在無力在青州、兗州、豫州之外再開闢一個徐州戰場,兵馬沒去,可是細作派的卻不少,孫乾的名字就是細作們反饋的重要資訊之一。

對於短暫呆滯的孫乾,荀彧好心提醒,“公祐,劉使君有何意傳達?”

荀彧的提醒使得孫乾回神,然後他用最快的速度調整狀態,然後說了下去。

“事實上,我主與曹公相鄰,平素保持了和諧相處,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傾頽,百姓流離失所,我主劉平甚為漢室宗親,對於漢室之凋零,黎民之苦難甚為心痛!”

“曹公與文若先生心繫天下,曹公更以復興漢室為己任,昔年關東聯軍勾心鬥角裹足不前,只有曹公獨自率軍前行追擊董賊,曹公對漢室之忠誠可見一斑!”

“如今我主與曹公恐怕是天下唯二真正關心漢室安危,陛下安危的存在,二人既然目的相同,若因為溝通的缺乏而導致務必要的內耗會使得漢室復興之路遭遇無謂的內耗,故而,為了匡扶漢室,我主希望與曹公達成一個相互協助的盟約!”

聽到孫乾如此的訴說,荀彧露出了笑容,孫乾的話明顯是很有意思的,只提及了對於漢室的忠誠,而避開了個人的野心,說實話到了劉平與曹操的這個身份、地位、以及麾下的文武重臣,沒有一點自立的想法是不顯示的,哪怕是對於漢室無比忠誠的荀彧,也是明白這一點的。

然而對於孫乾的話, 荀彧還是比較認同的,因為天下如今對於漢室保有忠誠度最高的兩支力量,恐怕真的就是自己的曹老闆以及北邊的劉平的,至於其他人,剩下的幾個無論是劉氏宗親的諸侯比如劉表、劉璋,或者非宗親的諸侯比如袁術,或許不一定有代漢而立的想法,但是至少對於漢室的忠誠是肉眼看不到的。

因為東郡和濮陽連翻被偷襲導致曹操已經吃了好幾次虧了,就兗州這四戰之地想要拓展發展是絕對不可能的,各方敵對勢力的襲擊絕對會讓自己的主公曹操腹背受敵,疲於奔命說實話。

在荀彧看來對於與劉平達成盟約,保持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態,至少在現階段是有必要的。

試想一下,如果劉平在河北之戰結束後,沒有修養生息,沒有相對和平的政策,而是選擇大舉南侵,別說曹操還能趁機拿下半個青州和半個豫州,就連兗州恐怕都是守不住的!

對於孫乾結盟的提議,荀彧雖然在心中已經同意了,但是依舊面色如常,沒有給孫乾任何的提示,畢竟最後的決定還需要他的曹老闆自己下決定,越俎代庖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