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劉備的怨念(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想劉平,再想想自己,劉備感覺人生是如此的不公平,同樣是姓劉,有同一個老祖宗,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你劉平是苗紅根正的漢室宗親很了不起麼?
你劉平有個大司馬,幽州牧,極負盛名的老爹就了不起麼?
你劉平佔據河北,兵馬眾多就了不起麼?
你手下文士、武士、智士、賢士眾多就很了不起麼?
最關鍵的是,你手下明明文武眾多,人才濟濟,怎麼就盯著我劉備挖個沒完了,我劉備上輩子到底是怎麼惹你了,發掘一個人才,你挖走了,發掘一個人才,你又挖走了。
你劉平上輩子是屬挖掘機的麼,就算是屬挖掘機的,你別盯著我一個人挖行麼,老子攢幾個人人才容易麼,薅羊毛也不能只盯著一隻薅啊,什麼曹操,劉表,袁術,這些人多的你倒是挖啊!(劉平表示如你所願!)
當孫乾帶著鄭玄的信向自己辭行的時候,劉備感覺自己的天都塌了,劉平這個負心漢,不履行為自己上表的諾言也就算了,竟然還想從自己身邊搶走好不容易發掘的孫乾,不滿,憤怒,驚懼,怨毒,種種情緒一瀉而出,但是這又如何?
就如同曾經自己無法阻止拿著母親書信的田豫一樣,劉備同樣無法阻止拿著鄭玄書信的孫乾,眼睜睜的看著劉平從給自己身邊奪走人貌雙全,才華橫溢的孫乾,劉備是心如刀絞!
從那一刻起,劉備就認定劉平是他的死地,挖走了田豫,挖走了孫乾,如果日後劉平再敢隨便到自己身邊挖人,劉備就算豁出命也要和劉平決一死戰,只不過劉備不知道的是,其實劉平挖走的遠不止田豫和孫乾,還有原本應當屬於劉備的忠義無雙、渾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
面對著自己身前的劉平,回憶起劉備送別時候的神情,孫乾感慨,但是對於劉平卻生不出一絲的怨恨,自然也不存在如同昔日田豫剛剛被趙雲騙回來的時候,身在劉(平)營心在劉(備)的情緒。
劉平雖然稱不上雄才大略,比起劉備更是沒有那種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劉平真的是一個平易近人的,真正仁慈的君主。
關於郭嘉和董昭,以及對於曹操的關係,孫乾是有自己獨特的認識的,既然劉平問了,他隱隱也猜到了劉平可能的用意將腦海中屬於劉備的印象徹底摒除,孫乾聚氣凝神,深吸一口氣後,緩緩開口。
“臣以為郭祭酒、董都尉(騎都尉)所言皆言之有物,主公與曹孟德隔江而治已逾一年,然雙方不僅沒有衝突,就算連摩擦都從未發生,可見主公與曹孟德雖然相互忌憚,相互提防,皆不願與對方為敵!”
“而今主公的大計在於北方,未來畢竟劍指草原,而曹孟德兵鋒已經抵進豫西,即便此次在洛陽有所斬獲,恐怕也不會在南方敵對林立後方自顧不暇的情況下貿然對我幽州宣戰!”
“故,乾以為如今,正是主公與曹孟德建立良好關係的良機,消除芥蒂、互通有無、建立初步的互信、甚至締結盟約皆無不可,主公與曹孟德一旦達成盟約,將解除雙方的後顧之憂,使得對方可以放手對眼前之敵進行攻伐!”
孫乾的思路非常清晰,這使得劉平非常受用,劉備精心挑選難道人才,確實沒有凡品,孫乾如此、田豫如此、更不要說趙雲更是如此。
然而劉平還沒有感嘆完畢,就聽到了孫乾的一個轉折而來。
“但是!”
劉平,包括沮授、郭嘉、董昭等人同時被孫乾的這個但是驚了一下。
“乾以為,在與曹孟德締結盟約之前,有兩點需要確定好尺度,以徹底消除雙方的唯二可能會導致出現矛盾的地方。”
“公祐但說無妨,無需顧慮!”
聽到劉平的安撫,孫乾徑直開口道。
“其一,沮中郎為主公定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略,想必曹孟德麾下也有能人為其提供了大致相當的謀略,陛下的歸屬正是乾所謂的第一點,以如今河洛的局勢,真正有能力爭奪陛下者,非主公與曹孟德莫屬,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到時候各路宵小恐怕就要蠢蠢欲動了!”
“其二,袁尚佔據的鄴城與魏郡,與袁譚所佔據的南皮與渤海,雖然鄴城與南皮兩座城池名義上並不在曹孟德治下,可是如果沒有曹孟德在背後的支援,以袁譚、袁尚以及士氣瀕臨崩潰的袁軍,如何能守住兩座早已人心惶惶的城池呢?”
劉平皺起眉頭,若有所思,孫乾這兩個擔憂點看似毫無關係,可是劉平總感覺怪怪的,好像孫乾這麼說是有深意一般。
“其實以公祐之智應該可以猜到,平是希望公祐代替平走一趟兗州的,所以共有所想、所言非常重要,公祐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乾以為,主公對於此時並沒有想好如何處理與陛下的關係,而曹孟德對於陛下似乎是勢在必得,既然如此,主公何不用陛下的歸屬與曹孟德做一個交換呢?”
尼瑪,劉平感覺自己頭皮都開始發麻了,劉協這貨難道是商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