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仁怎麼看?”

劉平這一句話險些讓董昭翻起了白眼,郭嘉剛剛說過要把劉表不對勁的情報透露給曹操,而自己剛剛說過直接領兵南下直接幹掉曹操,這時候讓自己怎麼回答呢?

董昭的猶豫,再加上董昭微微

“公仁不必顧慮,有何想法直言即可,至於……”說著劉平斜著眼瞅了一眼郭嘉,“不必理會奉孝那個懶貨!”

董昭一陣愕然,直接大庭廣眾之下罵郭嘉是懶貨?

劉平這是什麼操作?

如果郭嘉這樣的傢伙都是懶貨,那自認為跟郭嘉一個水平線的自己算什麼?

更讓董昭驚訝的是,捱了罵的郭嘉不僅沒有不滿,反而嘻嘻哈哈的跟劉平回嘴。

“嘉這是旅途過於疲憊,因而有些睏倦,主公就此說嘉為懶貨,嘉是不服的!”

“我感覺我遲早有一天會被奉孝氣死,算了,公仁你接著說吧,不要被那個懶貨影響了發揮和狀態。”

大庭廣眾之下,商議大計之時,劉平和郭嘉這君臣二人竟然有心思鬥嘴,君不君,臣不臣的,直接把董昭驚呆了。

驚呆歸驚呆,然而劉平和郭嘉的鬥嘴,卻讓董昭有了一種恍然之感,他似乎有點明白了劉平的御下方式,獲得忠誠的方式或許並不是只有一種。

說實話,董昭見到劉平本人已經幾天了,可是他從來沒有在劉平身上看到什麼威嚴或者架子,原本這還導致董昭在一定程度上帶上了對劉平的輕視,然而,此時此刻董昭覺得平易近人同樣是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摒棄各種雜念,平心靜氣之下,董昭在劉平的注視下陷入了沉思,無論是劉平,還是沮授都沒有對自己避諱過未來幾年幽州的戰略方針。

首先是利用兩到三年的時間,恢復生產,培養人才,囤積糧草,積蓄力量。

然後北進漠北,肅清異族,恢復北境的安寧,在很多人看來,劉平做這樣的打算,是一個會消耗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而沒有任何好處的絕頂愚蠢的打算。

可是董昭知道,看似消耗無數,可是以如此規模的攻勢大舉進攻漠北異族,一旦獲勝不僅僅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會在大漢的百姓中獲得無法想象的人望。

好大喜功,性格多疑,窮兵黷武,連年征戰,勞民傷財.迷信鬼神,巫蠱之禍更是牽連無數無辜者,如果單單看這些評價,簡直是昏聵至極,昏君與暴君絕對是擺脫不了的,但是偏偏有這樣評價的一個漢代帝王配享太廟之後竟然是有廟號的。

非文治武功極盛,不得廟號,所以說漢代皇帝的廟號可是比那些後繼朝代的廟號要值錢太多了,先漢兩百載也不過只有四位帝王配享太廟之後獲得了自己的廟號。

評價確實看起來昏聵,可是如果在上面這些評價裡面加上一個名字,劉徹,那麼所有的昏聵的評價都會被武帝光輝所覆蓋,這位皇帝就是中的漢武帝,漢世宗劉徹!

先漢兩百載唯四有廟號的皇帝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文帝劉恆,世宗武帝劉徹,中宗宣帝劉詢。

排除其他東西不談,劉徹這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所以便大舉抵禦外敵,保衛疆土。

從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第一次主動出擊塞外開始,一直到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十年的時間,在衛青、霍去病這一對無敵統帥的帶領下,漢軍十次出擊塞外,打出了大漢的氣勢,打造了漢民族的鋼鐵脊樑。

有些東西董昭不清楚,可是來自後世的劉平是清楚的,事實上不管在哪個朝代,能夠有能力保衛國家疆土的人,無一不被後人傳頌。

董昭明白對漢人,尤其是對於飽受異族襲擾的河洛、關中、幽州、幷州、冀州等北方州郡,劉平在士、民眾的地位將被提高到無人可以匹敵的程度,在足夠實力的支援下,在北地及靠近北地的中原地區,劉平的幽州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簞食壺漿將不是夢想!

眼下劉平雖然親自率軍抵達了河內,可是幽州、冀州的一切生產、生活、教育等恢復,以及休養生息的政策卻麼有被影響分毫,可見劉平是是真的在執行那個由沮授、郭嘉、田豫或許還有田疇等幽州謀士們,共同為為劉平制定的先北後南的攻略方陣。

前後反覆思量之後,董昭認為郭嘉所說的是對的,根據劉平幽州軍的整體方略,與佔據了大河之南,與冀州隔河相望的曹操暫時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是有必要的。

董昭很清楚現在大漢疆土上的整體局勢,紛繁複雜,混亂不堪,現在實力較為強大的幾方勢力,都處於伯仲之間,包括自己最新的老闆劉平所在幽州軍,也沒有絕對碾壓任意一方的實力。

不論是哪一方,想要一統天下,絕對不是三五年可以做到的,所以說時間並不是問題,而這也是劉平這一戰略最核心的一點背景。

只要不和曹操產生直接的敵對,哪怕是表面上的和平,都能夠為劉平提供一個安穩的恢復、發展環境,使得劉平可以在解決河洛以及漢帝劉協的變局之後,心無旁騖的安心發展。

對於真正開始對漠北攻略的時候,只要曹操不對劉平產生威脅,就可以為大舉北進的幽州軍提提供一個比較安穩的大後方,從而重現十萬漢軍北進漠北,重現昔日漢武、漢宣、漢元揚大漢聲威的壯舉。

如果到時候一切順利,劉平麾下的幽州軍真的可以憑藉區區河北之力一舉橫掃漠北,蕩平草原,將鮮卑、匈奴、羌、氐等異族徹底逐出北庭,還漢室北疆安寧,那就代表幽州軍的實力已經達到了武帝時期漢軍巔峰的幾分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