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姍姍來遲的呂瀾見到田豫的第一句話,就解釋了他們來遲的原因,也就驗證了田豫的的猜測。

“田參軍,公孫瓚的主力突然突然轉變了行軍方向,已經徑直向西而來!”

聽到呂瀾的話,田豫心中的石頭落地,然後他沒有任何遲疑,馬上召集軍議。

然而剛下達完召集校尉以上軍將的命令,田豫就尷尬的對著呂瀾笑了,還召集毛線,連聚將鼓都不用敲,因為因為凡是身份足夠的將校,統統在營門迎接未來的主母了。

於是在田豫的指引下,眾將抵達中軍大帳,軍帳中央正擺放著一副相當詳盡的河間國地圖,所有人立於地圖之旁,圍成了一個圈。

“呂將軍!”隨著田豫的稱呼喊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呂瀾身上。

“公孫瓚何時改變了行軍方向,現在位於何處,還有你們是如何得知公孫瓚突然轉向的,豫料想應當不是來自主公的提示。”

“並非來自子儀!”

這個子儀出口,讓所有人有些恍惚,這好像是在劉平成為幽州牧後,第一次有人這麼稱呼劉平。

“是閻柔將軍派出的斥候,險些遭遇了公孫瓚大軍的前鋒,隨後……具體情況還是請閻柔將軍來講述吧。”

沒有任何停頓,閻柔藉助眼前的地圖,將具體的情況呈現給了田豫以及諸將。

閻柔派出的斥候,在武垣、束州之間的平原上遭遇了公孫瓚軍的斥候,憑藉人數優勢,公孫瓚軍的兩名斥候被殺。

公孫瓚軍突然出現的斥候讓帶隊的什長感覺有些不對勁,然後他分出兩人返回大軍報信,自己帶領剩餘的幾人繼續向前。

結果在束州以西約二十里的地方發現了規模龐大的營地,然後他們藉著夜色,悄悄探查,然後他們險而又險的躲避了公孫瓚軍的巡邏隊。

在返程的途中,遇到了聞訊前來的主力。

隨著閻柔的講述,田豫的目光變得犀利了起來,公孫瓚突然向西,這讓他想到了唯一一個合理的解釋,公孫瓚和袁紹第二次聯手了!

現在田豫有些後怕,如果不知道公孫瓚突然轉向,那後果不堪設想,一旦自己向北撲空,公孫瓚和袁紹的十餘萬大軍可不是鬧著玩的。

可是現在既然知道了,那公孫瓚是否改變行軍的方向,其實與自己和他決戰關係不大,無法是換了個地點而已,反正都是要全部幹掉的。

但是看著地圖,田豫的心思開始活絡了。

眼下高陽大營中的騎軍,至少經歷的兩日的急行軍,疲憊在所難免,如果讓現在讓高陽的幽州騎軍多休息一天,而放任公孫瓚多向西行軍一天呢?

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地圖上的田豫沒有注意到閻柔的話已經講完了,所有人都在盯著自己,他還在盤算距離和時間的問題。

讓公孫瓚多走一天,等於將決戰的位置,從最初預定的束州以北五十里左右,移動到束州西南六十到八十里。

這個位置,那變數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