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那年好船有好物,那年子遠變大戶(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郭嘉對劉平進言,“嘉以為可以把烏桓歸化的事情,昭告天下了!”
“奉孝,公孫瓚只是宣佈把治所遷過去而已,他們還沒開戰呢,是不是再等等?”
“無妨,明天就開戰了”郭嘉言辭鑿鑿。
劉平愕然,眾人譁然!你郭奉孝是神棍麼,你說明天開打就明天開打?
“如果不放心,主公可以明日正式昭告天下。”看到眾人的表情,郭嘉補充了一句。
這時候劉平突然想起了前幾天郭嘉對自己說過的話,說“那就依奉孝之言。”
於是,議事廳裡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程緒的身上,按照慣例,這時候老爺子該出來反對了,萬一他們沒打起來呢,那幽州不就躺槍口上了。
然而,程緒只是看了看郭嘉,就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的不動了,沒有絲毫表示,這反應讓所有人愕然,但是如果程緒都認為沒問題,他們自然有不會再出來添堵。
畢竟在幽州文武的心目中,郭嘉歷來測算無疑,主公明辨是非,而程緒是個老成持重的老狐狸,他們三個都認為可行,那就表明,此事十拿九穩。
程緒之所以不說話,是因為他知道郭嘉從幽州的府庫裡,提走了很多東西,然後就消失了。
沒有人知道公孫瓚收到了一封來自袁紹的書信。
“近者奉辭伐罪,旌揮難指,莫有不從。今治步、騎軍三十萬眾,自易縣北上,方與將軍會獵於右北平!”
那年,沒有什麼東西裝船。
那年,也沒有什麼郭奉孝去過冀州。
那年好船有好物,
那年子遠變大戶,
那年好船有佳人,
那年袁紹滿頭霧!
那年袁紹的謀臣許攸,沒有用什麼袁紹的名義給公孫瓚寫過信。
那年袁紹的謀臣許攸,並沒有私會過什麼大將,更沒有讓什麼大將出兵挑釁公孫瓚。
那年,袁紹麾下大將麴義帶八百“大戟士”直衝易縣。
那年,白馬義從在麴義挑釁的時候正巧抵達易縣。
那年,麴義被白馬義從亂箭射死。
總之,在無數的意外和巧合之下,早就戰雲密佈的河北,打成了一鍋粥。
就在麴義被殺的前一天,興平元年(194年)六月初八,幽州牧正式宣告烏桓歸化漢室,兩萬烏桓騎兵加入幽州漢軍,六萬幽州將士將誓死守衛漢土!
公孫瓚收到訊息的時候,正在集結兵馬,準備開赴冀州前線。
聽到烏桓歸化,兩萬烏桓騎兵加入幽州軍,公孫瓚馬上就明白自己上當了,當即大罵“劉平小兒你這個無恥小人!
當即就要帶著兵馬北上,進攻薊縣,討伐劉平這個無恥小人!
然而很快,又一條訊息傳來,昨日袁紹手下大將麴義,在易縣城下被白馬義從亂箭射死,袁紹已經盡起冀州大軍,開始大舉進攻。
公孫瓚聽到後,急火攻心,口吐鮮血,墜落馬下,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