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郡共三十三縣,治下共十五萬戶,85萬人。”

人好像不太多啊,劉平有些無奈,三十三個縣,總共才這麼點人。

如果按照三戶抽一丁計算,最多也就能抽調5萬人,85萬人口,就算按照蜀國後期的比例,八比一的養兵比例,也就只能養活十萬士兵,而且都是步兵。

旁邊兩個鄰居,現在的兵力就肯定都超過10萬了吧,劉平對此很無奈。看著劉平略顯無奈的表情,以為他對人口數量表示不滿。

程緒開始解釋,“其實這人口已經不少了,使君,四年前張舉叛亂剛剛結束的時候,四郡人口合計不過60萬,短短四年間,增長了近25萬,已經很了不得了。”

“哦,四年怎麼會增長這麼多?”劉平問道,同時心裡在琢磨,肯定不是生孩子生的!

“這個問題由我來為使君解答吧,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田疇說。

“其一,來自漠北等異族投效,草原混戰,使君在北方有巨大的聲望,有大量部族直接前來投效,我沒記錯的話大概有二十幾個部落,約五萬人。”

“這五萬人是我幽州的編戶齊民,另外幽州境內還有大約10萬烏桓人,名義上歸屬烏桓司馬,就是現在的護烏桓校尉管轄。”

“其二,從關東諸侯討伐董卓開始,中原戰亂頻發,導致民不聊生,大量百姓自南方慕名而來,有的甚至來自於青州和徐州,這部分大概10萬人。”

“其三,公孫瓚蠶食涿郡,漁陽,廣陽三郡的過程中,手段過於殘暴,導致三郡大族幾乎被連根拔起,這部分大族隱瞞的人口也被登記在冊,這部分大約六萬人左右。”

“最後是薊縣一戰後,我軍有四萬將士生還,根據使君的命令,從中選出一萬人,剩餘的三萬人轉入了民籍。”

“原來如此。”劉平突然發現沒聲音了,四個人都在看著自己。

“增加人口的問題以後再說,接著看家底,說說兵事吧。”

使君想要增加治下的人口麼?四個人同時產生了念頭。

“這個由我來說吧,子龍剛到幽州不就恐怕不太熟悉。”

閻柔對趙雲示意,然後從桌上拿起田疇放下的指揮棒開始陳述。

“州牧府麾下的軍隊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是邊軍,主要分佈在代郡、上谷、漁陽三地邊境地帶,主要是防備鮮卑和匈奴人的入侵,現有六校共計一萬兩千人。”

“這部分軍士常年作戰,戰鬥力非常強,可惜薊縣之戰主公不願意抽調他們,不然,哎。”

“接下來是郡兵,這是原本幽州治下的常備力量,原本有接近3萬人,但是薊縣之戰前,使君抽調了其中的大部分,現在剩餘的大概只有1萬人。”

“第三部分是現在子龍所率領的常山營,三千騎兵,以及八千步卒,這部分軍士是來自薊縣後選出的精兵,以及常山騎兵,這部分是使君可以動用的機動力量。”

“太少了,總共只有三萬人,就運算元龍所率領的都是戰後餘生的精銳,數量也太少了。”

現在公孫瓚和袁紹前線的戰事正激烈,他或許騰不出手來,但是如果給了公孫瓚機會,他絕對不介意幹掉所謂的幽州牧!

公孫瓚不用說了,袁紹和幽州也是有仇的,當年擁立不成,兩方結怨就很深!袁紹不介意拿下整個幽州!

這兩個鄰居,劉平很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