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嵐琴倒是沒有想到別的,她不免詫異的看了看葉羽。

葉羽卻並不打算深談,只是將話鋒轉到了別的地方。

**********************************

高坐在皇城內的朱元璋,確實如葉羽所料,是有著更深層的用意的。

南境的叛亂徹底平復,藍玉已經回京面聖,朱元璋對這位赫赫戰功的名帥,依舊是深懷忌憚的。

多疑的老皇帝,已經不可能再讓藍玉立下更多的軍功。不僅如此,朱元璋需要培植新的軍事力量,年輕而又絕對可靠的軍事力量。

葉羽,則成為了目前最好的人選。

朱元璋看人很準,目前朝中的年輕人中,李景隆是個小人又沒有什麼才華,徐家兄弟幾個倒是有些才華,只是太過拘泥形式。

而葉羽,卻是個灑脫不羈的性子,總是另闢蹊徑有些奇思妙想。只要經歷打磨,假以時日必定可以成為可堪大用之人。

再加上,他是自己的女婿,而且經過這小一年的觀察,他發現葉羽對憐香確實是一片真心。雖然朱元璋很不願意這樣說,但只要憐香在一日,葉羽便會心甘情願的為大明的江山盡心竭力。

所以,讓葉羽去做遼東總兵,暫理遼東所有軍務,可以讓他建立更多的威望和功勳。

朱元璋現在有著這些心思,但經過上次和太子衝突之後,他倒是暫時停止了拔除藍家的想法。

如今太子身體漸漸好轉,朱元璋倒是想著怎麼安撫一下他,父子兩個還是不要因為這件事生出嫌隙才好。

於是,朱元璋決定再給藍玉一次恩賞。畢竟是在南境平定了叛亂回來,藍玉再建軍功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時候加以恩賞,也是希望他能夠知恩感恩,日後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哪裡,都要小心低調才好。

況且,由於太子和藍玉本就一向走得很近,藍玉對太子也不可謂不忠心。朱元璋現在倒覺得,若藍玉能夠從此韜光養晦,懂得自抑,自己也未嘗不可以放過藍家,讓他藍家世世代代尊享爵祿。

打定了主意的皇帝朱元璋,下了一道聖旨,念及涼國公藍玉屢立戰功、恪忠勤勉,特加封太子太傅銜。

這在明朝基本屬於無上的榮譽了,眾所周知,自朱元璋殺掉胡惟庸廢除丞相制之後,朝中基本已經沒有二品以上的官職了,最高的官職便是正二品的六部尚書。

而太子太傅屬於從一品的職銜,雖然只是虛銜並無實權,但也是很多明朝官員窮盡一生也無法得到的殊榮。

藍玉得了這個頭銜,朱元璋對其的厚愛可見一斑。

得到訊息的蔣瓛有些無語,他不得不感嘆皇帝的聖心實在難測。幾個月前還為了要把藍玉斬落馬下而刑訊自己的親生兒子,如今突然變臉不再提那件事,反而還加封了太子太傅,恩賞了從一品的職銜。

但是皇帝都已經這麼決定了,鬱悶歸鬱悶,蔣瓛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只是,對於藍玉這次受封,氣的跳腳的還是另有其人,這人就是曹國公李景隆。

李景隆自藍玉被任命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後,就一直被藍玉壓得抬不起頭。他在左軍都督府中的勢力也越來越弱,這種總被人壓著一頭的感覺十分不好。

本來李景隆時不時的給皇帝遞個摺子,彈劾下藍玉的某些驕縱的行為,已經在皇帝心裡埋下了懷疑的種子。但誰知皇帝現在居然不提了,還恩賞了藍玉,這讓李景隆十分氣憤。

於是,這位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決定加大力度對付藍玉。他不知從哪兒聽到了一些訊息,跑到朱元璋跟前又告了一狀。

這一次,李景隆沒有遞摺子,而是親自去了坤寧宮,向朱元璋說了這麼一件事兒。

“日前,臣聽聞陛下恩賞了涼國公太子太傅之銜,十分羨慕。見眾多武將都去涼國公府賀喜,臣也就過去湊了個熱鬧。大家都很替涼國公高興,涼國公自己也是春風得意,他還說……”

李景隆故意停頓在這裡,沒有繼續說下去。

朱元璋隨意問了句:“他說什麼啊?”

李景隆張張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訕訕笑道:“也沒什麼,不過是酒後的一些玩笑話罷了。”

朱元璋本就是個疑心重的人,被李景隆這樣一吊,反而更想弄清楚,便追問:“到底說了什麼?”

李景隆沉吟了下,笑道:“涼國公說,以我的功勞,難道不能做太師嗎?”

朱元璋的臉瞬間便陰沉了下來,他沉默不語,臉色越來越難看。

李景隆心中暗喜,又加了句:“臣想著,許是涼國公喝了點兒酒,再加上他素來軍功卓著,想必是一時玩笑話……”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陰狠之色,他依舊沉默,看不出心中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