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結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紀綱在年初的時候代替夜殤完成了整理詔獄現關押官員名錄的工作,他親自到詔獄牢房中,一間一間的去確認人犯,然後整理成名冊遞到朱棣面前過目。
紀綱在做這件事之前,翻看了夜殤往年做好的記錄,然後稍稍皺起了眉頭。
最後,沉思了片刻,紀綱提起筆,在夜殤之前的記錄之上又添了一筆,然後才滿意的合上名冊,呈到朱棣的龍書案頭。
朱棣一頁頁的隨意翻著名冊,顯得很漫不經心,並不太在意。
當他翻看到楊溥的名字時,稍稍停頓了下,然後問道:“楊溥人可還好?”
“回陛下,您之前有叮囑過,所以夜大人有告訴所有人一定要好好照看楊大人,他現在身體狀況也很不錯,依然每天在詔獄中讀書。”
朱棣滿意的點點頭,隨口說了句:“那就好,千萬照看好了,別有差池。”
紀綱立刻低聲應了一句。
朱棣的手不停的翻看著名冊,直到他翻到最後一頁,然後從上面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但這個名字已經從他的記憶中消失很久了,若不是今天突然看到,他差點兒都已經忘了這個人。
朱棣的目光停在那個名字上,他一直沉默,只是沉默的盯著那個名字。
半晌後,朱棣緩緩開口,漫不經心的問了句:“怎麼,解縉還在麼?”
紀綱的眼神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明顯一閃,然後他低了低頭,道:“是,已經在裡面呆了三年了。”
朱棣的眯了眯眼睛,不再說話。
紀綱看他的反應,立刻輕聲說道:“陛下放心,臣知道怎麼做。”
朱棣知道紀綱一向聰明,便不再多說,只是將名冊合上,說道:“挺好的,就這樣吧。”
朱棣剛剛那句話的意思很明顯,他是在問解縉為什麼還在詔獄之中,另一層意思就是問解縉為什麼還活著,而紀綱則聽出了更深一層的意思——解縉不應該還活著。
長年幹特務工作的紀綱是一個善於領會領導意圖的人,他對朱棣的這種暗語是非常精通的,於是他非常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永樂八年二月,紀綱下達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請自己牢裡的一個犯人吃飯。這可是一條大新聞,紀綱是朱棣的紅人,是夜殤的左右手,錦衣衛裡的二把手,居然會屈尊請一個囚犯吃飯,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請,但飯局開張的時候,紀綱並沒有來,只是讓人拿了很多酒給這位囚犯飲用,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飲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夢幻般的往事,不一會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經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錦衣衛開啟了大門,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著很大的雪,今年的冬天很長,也很冷。
這位囚犯被丟在了雪地裡,在漫天大雪之時,在這純潔的銀白色世界裡,在對往事的追憶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來了死亡。
這個囚犯就是被稱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縉,大明第一任內閣首輔,永樂大典的主編。
解縉就這樣在雪地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潔白的大雪掩蓋了解縉的屍體和他那不再潔白的心,當年那個正義直言的解縉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