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結束之後,他本想回到夜殤身邊,但卻被老師葉羽賦予了一個使命,那就是讓他留在朱高煦身邊,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一旦他的行為出現不軌,就要第一時間告訴葉羽。

不得不說,楚世安雖然是朱高煦的伴讀,但他很喜歡秉性純良的太子朱高熾,畢竟朱高熾也是他的同窗,又是一個謙恭有責任感的太子,所以楚世安決定留在朱高煦身邊,作為關鍵時刻對太子的支援。

就這樣,當朱高煦因為成功打擊了太子而開始傲慢無禮的時候,楚世安聰明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將朱高煦說的話告訴了葉羽,也就給太子重臣們反擊的絕好機會。

葉羽知道了朱高煦現在狂妄自大的情況,於是他通知首領太監李興,開始在宮中撒網,將朱高煦說的話散佈出去,讓朱棣聽到。

驟然聽到傳聞的朱棣只是一笑置之,但久而久之,他就開始心裡打鼓了。

別忘了,所有當了皇帝的人都不自覺的多疑,朱棣懷疑太子,也不代表他就信任你朱高煦。

當得知朱高煦將自己比作李世民的時候,對政治十分敏銳的朱棣再也坐不住了。

朱棣不是李淵,事實上,他跟李淵根本就沒有任何共通點,但他很清楚,上一幕戲中,李淵在李世民登基後的下場是被迫退位,如果這一次朱高煦像當年的李世民那樣來一下,他的結局也是不會超出劇本之外的。

朱棣雖然不是導演,卻是戲霸。

讓我演李淵,你小子還沒睡醒吧!

就在朱棣漸漸對日益囂張的朱高煦感到厭惡時,***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當時正值朱高煦主動向朱棣要求增加自己的護衛,這引起了朱棣的警覺,他決定改封朱高煦去青州,按說青州並不是很差的地方,但朱高煦為了奪權的需要,不肯離開京城,又開始耍賴。

這次朱棣沒有耐心陪朱高煦玩下去了,他直截了當地告訴朱高煦:你既然已經被封,就趕緊去上任,怎麼能總是賴在京城不走?!

朱棣不斷的打擊太子,無非是想告訴太子不要急於奪權,但他的這一行動卻給了朱高煦錯誤的訊號,他誤以為皇位非自己莫屬,越發專橫跋扈,最終觸怒了朱棣。

捧得起你,自然也踩得扁你。

葉羽成天跟在朱棣身邊,他當然明白朱棣開始對朱高煦失去了耐心,於是他果斷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安排了一個人在朱棣身邊,對朱高煦發起致命的一擊。

這個人是江月。

當時,朱棣問了江月一個問題。

“我最近聽到很多漢王行為不法的傳聞,你在後宮中可有聽說這些事情嗎?”

江月知道,葉羽所說的那個機會已經到了,朱棣顯然已經完全喪失了對朱高煦的信任,他已經漸漸看清自己這個兒子的真面目,這是最好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於是,江月從容的答道:“臣妾成天呆在後宮裡,哪裡知道前朝的事?漢王殿下就算有什麼話也不會對臣妾說呀。”

朱棣皺了皺眉,他並不懷疑江月話的真實度,於是便自言自語的說道:“今天在東暖閣跟太子和漢王商量遷都的事,太子自然不用說,一定要隨我們遷都的。不過,漢王無論如何不想去封地,也不想跟我們去北京,偏生想留在南京。”

江月眼眸中一瞬間閃過精明的神色,她若無其事的說道:“漢王不願意跟陛下去北京麼?這可奇了,之前他兩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臣妾以為他是跟陛下父子情深想要常伴膝下呢。可如今現在陛下跟他們商量遷都,他竟然要求留在南京麼?這倒是讓臣妾不解,陛下可不是聽錯了?”

“朕怎麼會聽錯呢。”朱棣笑了笑,道:“他就是不肯走啊,一副一定要留在南京的樣……”

朱棣越說越覺得不對勁,他停下來細細品味這段話,立刻震驚的從床上彈了起來。

江月做出一副不解其意的樣子,關切的問:“陛下怎麼了?”

朱棣被江月的話震驚了,朱高煦三番兩次想要留在京城不肯走,如今自己跟他提到遷都的事,他卻執意留在南京,他到底想幹什麼?!

朱棣再也不能容忍朱高煦留在南京了,必須讓他立刻滾蛋!

不得不說,葉羽的安排簡直太過到位,而臨時登場的關鍵演員江月的表現也讓人忍不住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