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棣一時間有些語塞,他這時候突然就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之前還能振振有詞,只是因為他在剛剛忘記了丘福還是自己結義大哥的事實。
兩個人沉默了很久,朱棣不說話,葉羽就只是盯著他看。
最終,還是朱棣無奈的妥協,嘆息著站起身,走到葉羽身邊問道:“那你想怎麼樣?”
朱棣妥協了,葉羽立刻從他的表情和語氣中感受到了他的妥協。
說實話,身為帝王,朱棣這樣的表現已經很難得了,至少葉羽不會再得寸進尺。
於是,葉羽的語氣也立刻和緩了下來,他牢牢看住朱棣,道:“韃靼的所作所為已經完全超出了我們的容忍範圍,我們必須要痛打他們一頓,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厲害。”
這話不用葉羽說,朱棣當然明白,但他現在沒有想到合適代替丘福的人,所以才會有些頭疼。
哪知,葉羽卻自顧自的說下去,“二哥可有合適的將領?”
朱棣無奈的搖搖頭。
葉羽卻突然笑了,篤定的說:“我來給二哥推薦一個人選吧。”
“誰?”
“我!”
朱棣有些驚訝的看著他,確實沒想到他會主動請纓。在朱棣的印象當中,除了靖難那一次之外,葉羽從未有一次主動請纓上過戰場,他基本屬於能躲就躲那型別的人。
葉羽看朱棣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忍不住笑了笑,說道:“我不喜歡戰場,但我這次必須去!”
朱棣當然明白葉羽所執著的地方是什麼,他沉默的思考著,權衡著此刻讓葉羽去北境戰場還是留在京城的利弊。
葉羽自朱棣登基以來就是他的左右手,一直在幫他處理堆積如山的政務,雖然有內閣的七位大學士在幫忙,但有時很多決策性的問題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朱棣都會詢問葉羽。
況且戰場畢竟兇險,朱棣現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實在也不想讓葉羽親自去打仗。
葉羽也知道朱棣在猶豫什麼,便說道:“北境是我最熟悉的戰場,我的第一場戰爭就是和蒙古人的戰爭。二哥,你已經找不出別人比我更合適北伐主帥的位置了,對麼?況且,這次我去北伐,還肩負著大哥的仇恨!大哥戰死在蒙古的戰場上,作為他的兄弟,我必須要替他報仇!”
朱棣看著葉羽,沉聲問道:“你的把握大麼……”
葉羽笑道:“哪個人上戰場之前能確定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也已經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人選了。所以二哥,無論你猶豫多久,你最後都一定會同意讓我去的。”
葉羽確實瞭解朱棣,放眼整個朝堂,除了葉羽之外已經沒有第二個人合適出征北伐了。
所以,最後朱棣還是下了一道諭旨,任命靖國公葉羽為北伐主帥,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對韃靼的第二次北伐。
於是在靖難之戰後第六年,葉羽再次披上了盔甲,拿起了戰刀,準備走上戰場去擊敗他的敵人。與之前的那次戰爭之不同的是,上一次他是逆賊,這一次他是皇親,上一次是為了自己,這一次是為了國家。
朱棣完全繼承了朱元璋的人生哲學“要麼不做,要麼做絕”,這次也不例外。為了給韃靼一個致命的打擊,他下達了總動員令,命令凡長江以北全部可以調動計程車兵,立刻全部向北方集結,於是長江以北無數人馬浩浩蕩蕩地開始向集結地進發,集結完畢後共五十萬,靖國公葉羽任主帥。
與此同時,朱棣派遣使者向瓦剌傳遞訊息,大致意思是大明馬上就要出擊韃靼,希望你們不要多管閒事,如果多事,大可連你們一起收拾。
而此時的韃靼卻十分沒有自知之明,擊敗丘福之後,本雅史裡與阿魯臺十分得意,甚至開始謀劃恢復元帝國,重新做皇帝,因而對瓦剌更加傲慢。這兩位尚在做美夢的仁兄根本不會想到,刀已經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只等砍下去了。
在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後,葉羽終於率領著他的五十萬大軍出塞遠征,目標直指韃靼!
六年未經戰陣的葉羽再次回到了戰場,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熟悉,江南水鄉的秀麗和寧靜和北方草原的遼闊與豪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葉羽帶著朱棣的期待,帶著為丘福報仇的決心,來到了北漠之中。
韃靼的做法不僅讓朱棣憤怒,也讓葉羽憤怒。
像這樣不聽話的鄰居是不需要的,必須要將他們徹底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