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喪(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許只是他們的悲哀,他們明明知道身邊人的一些命運,但卻只能束手無策,傻傻的看著。
葉羽三人知道這就是徐儀華的宿命,她已經走到了最後,回天乏術了。
但他們不忍心告訴朱棣,每當他們看到朱棣廢寢忘食的照顧徐儀華時,心中泛起的酸澀都無法形容。
江月明白朱棣對徐儀華的感情,她陪在朱棣身邊,陪著這個一貫堅強如今卻脆弱到讓人心疼的男人。
江月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自從朱棣和徐儀華的貼身婢女初年密談之後,他的眉宇間就開始凝著不易察覺但卻深刻的悲傷。
也許別人看不出端倪,但江月如此瞭解他,當然可以看得出來。
這種表情源自於什麼地方,江月不明白,她唯一能夠想到的只是朱棣在為徐儀華的重病悲傷。
大家都知道重病的病人總會有迴光返照的一天,那是久經病痛侵蝕後在臨走之前難得的片刻清寧。
徐儀華也難得有了這樣清醒的一天,自從她突然病重以來,還真的從未有一天意識這般清醒。
“陛下……”徐儀華握著朱棣的手,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朱棣心裡忍不住一痛,夫妻幾十年,他相當明白徐儀華如今的這個笑容。在這一瞬間,她的笑容裡不再包含任何其他的意味,沒有了對兒子的關愛,沒有了對江山社稷的牽掛,只剩下夫妻之間深切的愛意。
這麼多年了,你終於不用再操心王府的事,封地的事,甚至是國家的事,你終於可以只在這一刻只想到我們的事。
“儀華……”朱棣握住她的手,聲音有些顫抖:“我想你好起來。”
就像是小孩子在撒嬌一般,朱棣最終只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句話也成功換來了徐儀華更加燦爛的笑。
“陛下,我可能好不了了。”徐儀華坦然的笑道,“您要答應我,即便以後沒了我在身邊,也要把您的理想堅持下去,做個萬人敬仰的好皇帝。”
朱棣的聲音哽住,他真的不知道這個時候還能跟徐儀華說什麼,他只是握住她的手,不停的點著頭。
這之後,徐儀華趁著朱棣被叫到大殿商議事情的時候,叫來了漢王朱高煦。
朱高煦跪在徐儀華床前,他臉上的表情很愧疚,似乎母親的病全都是被他氣出來的。
徐儀華看到他這個樣子,心裡很心疼,於是便笑笑道:“煦兒,你不必難過,母后的身體從年初開始就不好,會有今天也並不是意外。”
朱高煦聽到這話後明顯更加難過,他怔怔跪在母親床前,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徐儀華握住兒子的手,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道:“煦兒,母后知道,你怪母后偏向你哥哥。但是煦兒,你應該明白,儲君之位是國之根本,若非大事歷朝歷代都斷然不會輕易談及易儲的。你要懂事,這世上並非只有成為皇帝才是幸福的,你應該有自己更重要的人生。”
徐儀華的話每一字都是真心的規勸,但是如今在這場黨爭之中已經泥足深陷的朱高煦已經不可能再回頭了。
但是他不忍心在這個時候再頂撞自己的母親,於是他只是輕輕點點頭,當做了回答。
“母后,您不要再想這麼多了,您現在應該先把病養好才是。”朱高煦緊接著就把話題岔開。
已經就快油盡燈枯的徐儀華真的沒有多餘的力氣再去觀察兒子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她是真的在一天天耗盡自己的生命。
最後的一段時間裡,徐儀華被病痛折磨著身體,難受起來幾乎不能躺下,只能斜靠在床上才能勉強休息,只要躺下就會慢慢感覺呼吸不暢。
朱棣乾脆停掉了早朝,留在坤寧宮日夜不停的照顧她,把坤寧宮當做了辦公地點。
葉羽偶爾跟著憐香進到寢室探望,也帶著楊雪笙來看看有什麼解決辦法沒有,但經過一番診治之後,連公認醫術高明的楊雪笙也沒了辦法。
夜殤應朱棣的要求叫來了‘一如’盛澤,他的診治結果和楊雪笙也沒有出入,只是開了些安神的藥,讓徐儀華能夠稍稍得到片刻清寧的休息。
葉羽觀察了徐儀華的症狀,大概能夠猜出一二,應該就是心臟病,而且相當的棘手。
以大明當時的醫療水平來講,已經不可能再繼續撐下去了。
果然,過了一個月後,永樂五年九月,大明迎來了永樂朝第一次國喪,皇后徐儀華薨逝於坤寧宮中,年四十六歲,諡號仁孝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