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徹查(第2/2頁)
章節報錯
葉羽話中的意思也很清楚明白,呂震知道葉羽並不想保曹國公,這樣他就放心了。原本入宮的路上他就在糾結要不要先問問葉羽的意思,如今看來實在是沒必要了。
和葉羽分開後,呂震正了正衣冠,向東暖閣走去。
聽到呂震奏報的朱棣並沒有想象中那般憤怒,他冷著一張臉,看著擺在自己書案上的卷宗,只整理了原告的訴訟內容,並沒有相關的調查資料和查證,但僅僅這些已足夠觸目驚心。
朱棣沉默了起來,呂震知道,皇帝此時的沉默已經足夠表達他的憤怒,他只是沒有實際的表現出來。
不知沉默了多久,朱棣突然下令,道:“曹國公李景隆和浙江都司李增枝貪贓枉法、縱兇殺人、強搶民女等重大罪行,朕今特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務必做到不放過一絲一毫的證據,不能冤枉任何一個人,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罪人!”
呂震抖了個激靈,他從朱棣的語氣中聽出了絕對的冷酷和不容反抗,朱棣是真的生氣,而且並不準備在這件事上有任何手下留情的餘地,即便曹國公還有個皇親國戚的身份。
呂震領了聖旨,一言不發的離開東暖閣,準備將聖旨傳到大理寺和都察院,開始著手三司會審的事宜。
東暖閣內,朱棣沉默了片刻,突然開口道:“李興。”
角落裡閃出了一個人影,正是一直守在一旁伺候的首領太監李興。
“陛下有何吩咐?”
“傳錦衣衛指揮使夜殤入宮見朕。”
**************************
夜殤並不奇怪朱棣會召見自己,相反,自從把孫老頭一家送到刑部報案後,她就一直在等待著朱棣的傳召。
事情不出夜殤所料,朱棣果然並不打算真的將李景隆的案子全權交給三司處理,他表面上下旨由三司會審此案,但真正負責去實地調查的主力卻是錦衣衛。
只有錦衣衛,從辦案能力到忠誠度,都是朱棣最信任的機構。
錦衣衛不能算是名正言順的司法機構,但卻是擁有絕對權力的皇帝直屬親軍特務機構,錦衣衛在地方的行動和辦案手段都是朱棣最信賴的。
“夜殤,這是曹國公此案原告的全部訴訟內容,朕命人抄錄了一份,你拿去看看,然後把這上面所列的所有罪名一條條給朕調查核實,這上面沒有寫出來但實際也存在的罪名也決不能放過,朕要一個結果,一個詳細且真實的結果!你明白麼?”
夜殤沉默的點點頭,跟隨朱棣這麼多年,她早已明白了他的性情。
朱棣這個命令的真意,就是要讓自己找到決定性的證據,可以將李景隆的罪名坐實的證據。
“臣遵旨!”
夜殤連猶豫都沒有猶豫,這正是他一直等待的一天,徹查李景隆身上的全部罪狀,將他逼入絕境,將曹國公一脈一網打盡,是夜殤十年來心中所有仇恨的支撐點。
“朕會給你一道密旨,你徹查清楚之後先來向朕彙報,不用去管三司會審的結果,任何人的命令都直接無視,你只需要直接向朕負責就好!”
夜殤從朱棣的語氣中聽出了憤怒,李景隆把事情搞大了,夜殤十分清楚這一點。或許說李景隆一直都是毫無分寸的在瞎搞,但從不會有人向自己這樣把事情捅出來,擺到皇帝的面前。但這一次不同,朱棣已經知道了,並且知道的很清晰,雖然他現在知道的只是盱眙圈地的案件,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李景隆的徹底厭惡。
朱棣已經徹底容不下李景隆了。這就是夜殤如今得到的資訊。
如果朱棣聽說武夷黑茶市的事情的話,不知會怎樣憤怒。
朱棣和太祖皇帝很像,他們的性情都是很嚴酷的,眼裡揉不得沙子,更不能放任臣子揹著自己忤逆自己的旨意。
茶市改革之後的市場很好,如果朱棣知道了李景隆在武夷的所作所為,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殺掉這個人,根本不用顧忌任何親族關係。
李文忠是朱棣的表哥,朱棣小的時候常常和李景隆一起玩耍,但這些都不重要,只是一個表侄而已,隨時可以成為棄子,面對貪贓枉法無視皇權的人,朱棣可以狠得下心做出任何事。
李景隆的結局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