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擊的準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概一個多月後的九月初,孝慈皇后的忌辰一過,朱棣便開始行動了。
他已經沉寂了一個半月,此刻出兵後就是攻勢迅猛直逼南軍重軍把守的滄州,經過幾天的猛烈攻勢後,殲滅南軍數萬人,收編萬餘,繳獲滄州內全部軍糧和器械。
再次開戰後的朱棣絲毫沒有受到之前失敗的影響,攻勢依然一如往常般的迅猛。
此時的盛庸心情十分鬱悶,七月底設計好的圈套本來要將葉羽擊斃在九如山上,哪知朵顏三衛的人突然出現攪了一局,再加上陌石山莊高手加入混戰,竟然掩護葉羽逃離了原本必死的境地。
結果,那場伏擊只是斬殺了北軍兩萬人左右的力量,葉羽和嵐琴雙雙從戰場上逃走,就連一直纏著自己的楊澈後來都跑掉了,陌石山莊那些鬼魅一般的人更是藉著黑暗和熟悉的地形躲藏的無影無蹤。
從結果上看,九如山的伏擊最後並沒有什麼收穫,這讓盛庸特別的鬱悶。
而此時,重新開戰後朱棣就在瞬間殲滅了自己數萬人並拿下了糧草充足的滄州,這讓盛庸更加坐不住了。
之後,朱棣並未停下腳步,他繼續猛攻濟寧和臨清,俘獲數名南軍大將,殲滅南軍共計十萬人左右。
盛庸開始坐立難安,自己不能永遠死守在濟南城裡不是?
盛庸自己心裡清楚,南軍真正能用的大將很少,如果自己一直待在濟南里,那麼周圍的城池遲早會被朱棣一掃而空。
於是,見朱棣先發制人取得了優勢後,盛庸終於開始琢磨出兵的事兒了。
不能一直在濟南里面守株待兔,顯然朱棣現在根本就不想再強攻濟南,所以盛庸決定在別的地方與朱棣決戰。
在準確分析形勢之後,盛庸決定吸引北軍繼續前進,把決戰的戰場選在了東昌。在盛庸看來,東昌將成為北軍的集體公墓。
盛庸從濟南城中帶出了南軍大部分的主力,他開始吸引朱棣的注意力,有節奏的後撤,將朱棣引入他設計好的戰場中。盛庸認為朱棣在經歷濟南的失敗後一定非常渴望勝利,所以只要自己引導,朱棣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跟過來。
他確實沒有料錯,朱棣現在確實渴望勝利,也正一步步進入盛庸的設計中。
然而,盛庸沒有料到的事,這件事打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局中局。自己看上去是設計了棋局的人,然而他其實每走一步,都是在按照葉羽布好的棋局行動。
朱棣圍著濟南城周邊城池打的計劃本來就是葉羽設計的,而葉羽也早已料到,盛庸一定會坐不住,他一定會帶兵離開濟南,在別的地方設定戰場等待朱棣入甕。
而此時,朱棣按照盛庸的想法靠近了東昌,而濟南城也終於成了一座不再強大的空城,這裡面只剩下一些防守的將士和一個文官鐵鉉。
到此,葉羽的計劃實行了一半了,這接下來的一部分,可以說是這個計劃最關鍵的部分,那就是如何裡應外合的拿下濟南城。
葉羽露出狐狸一般的笑容,他將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盤上,計算著陌石山莊人開始行動的時間。
而此時,東昌城內,盛庸已經做好了決戰的準備。他心裡也清楚,濟南能夠打贏多少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如今要想正面與朱棣決戰而勝就有些難了。朱棣率領的北軍長期以來都依靠騎兵為主力,多次征戰蒙古,極善野外作戰,盛庸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在這樣的戰爭中戰勝朱棣。
但他必須要去做,如今若是他也不做的話,就沒有人能夠戰勝朱棣了。
盛庸的手下向他彙報了北軍的程序,說明朱棣已經快要到達東昌了,盛庸意識到,決戰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即將迎來北軍的主力,盛庸卻出乎意料的沒有選擇守在東昌城內,而是決定在城外列陣等候朱棣的到來。
背城而戰,有進無退,有生無死!再也沒有逃跑的餘地,即使是為了軍人的尊嚴,也要決一死戰。
盛庸已經準備妥當,要讓朱棣在這場戰役中牢牢記住自己這個無名小卒的厲害!
盛庸在東昌城外準備好一切,他準備給朱棣一份大禮,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朱棣也給了他一份大禮。
北軍按照計劃緩緩接近東昌城,雙方都做好了十足的準備,準備迎接這最後的決戰。
與此同時,濟南城內的葉羽和陌石山莊眾人也開始了他們的行動。
決戰的時刻越來越近,無論是南軍還是北軍,都做好了迎接這一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