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稍稍沉默,方孝孺說的確實是事實,寧國公主確實是合適的人選,但要是嚴格來說的話,最合適的人選不是寧國,而是憐香……

只不過……

朱允炆認命的閉了閉眼睛,憐香根本不可能幫助自己。

所以按照形勢來講,寧國才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

於是,明白了這一點的朱允炆立刻下旨,命令寧國大長公主親赴揚州與燕王朱棣談判。朱允炆還特意囑咐,朱棣提出的條件能答應的都答應,不管他要什麼,藩位也好,封地也好,能滿足的都要滿足他,只要他同意撤兵。

寧國公主帶著朱允炆的指令去了揚州,同時帶去的還有朱允炆最後的希望。然而,寧國心裡卻是一點兒幹勁兒都沒有,因為她太瞭解自己的這位兄長。

但是既然被賦予了這個任務,寧國還是硬著頭皮去了。

在揚州做著最後戰前準備的朱棣十分意外的看到了自己的妹妹寧國,他連忙把她請進屋裡,命人奉茶。

“寧國,你怎麼來了?”

寧國看著自己的兄長,她覺得朱棣其實還是沒有變,因為她依然真切的從朱棣的眼中看到了自小就十分熟悉的關切和溫暖。

難道說,這次的勸說有機會成功麼?

寧國這樣想著,也就開門見山的說:“王兄,我……我是奉皇上的命令過來的……”

朱棣依然面帶笑容,他露出瞭然的神情,說:“我明白,如今正是內戰的時候,你突然過來一定不會是平白無故的來跟我這個哥哥話家常,你一定有你的目的。”

寧國見朱棣倒是十分坦白,也不禁覺得輕鬆了一些,她道:“王兄,我知道皇上登基以來做了一連串的動作,讓王兄覺得心裡很不舒服。但是皇上他畢竟年輕,父皇臨終前也多次叮囑要讓幾位兄弟們以大局為重輔佐皇上。皇上年輕氣盛,剛剛登基做了許多不到位的事情,惹惱了王兄。不過皇上現在已經知道自己做的很不合適了,所以才會讓我來找王兄商量,咱們畢竟是一家人,有什麼話都好說,不如就讓妹妹做個人情,您就原諒皇上一時糊塗如何?”

寧國這番話說的十分中聽,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也說了一堆類似兄弟骨肉不能相殘之類的話,朱棣從始至終仔細聽著,面露不置可否的笑意。

寧國見他這個樣子,心中不禁一喜,覺得事情也許還有轉機,便靜靜等待著朱棣的答覆。

沉默了片刻,朱棣突然問道:“嗯?你說完了?”

寧國稍稍一怔,道:“呃……是,是說完了。”

朱棣笑道:“那麼我也來說說我的想法吧。寧國,我很感謝你這次會親自到揚州來見我,並且也十分中肯的說出了你的心裡話。作為交換,我也會把我的心裡話告訴你。寧國,很抱歉,我無法回應你的期待!”

寧國嘴角的弧度瞬間僵硬,她心裡原本十分忐忑,但總覺得還是有一些希望可以跟朱棣溝通的,但朱棣回應自己的第一句就是這樣顯而易見的拒絕,倒真是讓寧國完全不知所措。

“你說皇上年輕氣盛,這確實是事實,但是即便年輕氣盛,他也是成年人了,該問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再來,你說皇上做了許多不到位的事情惹惱了我,現在已經知道悔改,但是寧國,我們那些受到傷害甚至死去的兄弟們,真的可以原諒皇上的這些年輕氣盛麼?”朱棣說的語重心長,他不急不躁,只是單純的在陳述這件事。

寧國怔怔的看著朱棣,想要說什麼,但卻什麼都說不出口。

朱棣意味深長的說:“據我所知,皇上應該下命令讓藩王入京勤王吧?可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卻沒有一位藩王奉詔入京,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寧國,年輕氣盛不是做錯事的藉口,已經沒有人願意站在咱們這位皇上身邊了。”

寧國愣在原地,她想不出任何一句合適的話去反駁朱棣,因為朱棣說的每一句都是事實。

“可是……”寧國已經知道自己不可能勸的動朱棣了,可是還是想試一試:“允炆畢竟是皇兄的孩兒……王兄你,就絲毫不憐惜他麼?”

朱棣沉默,確實,朱標在世時對所有兄弟姐妹都很好,但這卻不是他兒子做錯事的藉口。

“公主殿下錯了!故太子是故太子,皇上是皇上,即便骨肉相連,也不能將兩件事混淆。”

正在雙方沉默的時候,一把清澈的嗓音自門口響起,寧國驚詫的循著聲音看過去,卻在看到門口那白色的身影后瞬間睜大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