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唯一的人選(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戰敗的訊息也已經傳入了朱允炆的耳中。
朱允炆這下真的開始慌了,他一直在心裡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朱棣果然反了,現在一切暗地裡的小動作都已經不管用了,只能用刀劍說話了。
然而,當朱允炆絞盡腦汁環視朝堂內外時,他卻震驚的發現,他已經很難再找到一個真正可堪大用的人才去對付朱棣了。
朱允炆頹然坐在乾清宮的書房內,嘆息著先皇屠戮功臣的惡果竟然在這個時候顯現了出來。
似乎,只剩下一個人了!這個人是長興侯耿炳文。
朱允炆叫來了耿炳文,決定任命他為此次北上伐燕的主帥,統領三十萬大軍北上,務必要將朱棣和他的叛軍殲滅。
其實,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朱允炆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朝野上下,確實只剩下耿炳文一人可擔當此次重任了。
耿炳文是跟隨朱元璋的老將,他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為朱元璋信任,並在建國後被封為長興侯。而朱元璋幾乎殺光了所有功臣,卻獨獨留下他,自然也是為了防止變故,更有他的深意。
可顯然,朱允炆並沒有理解朱元璋的深意,否則他一定不會讓耿炳文擔任主帥去進攻。
朱元璋留下耿炳文,是因為他確實是個人才,一個善於防守的人才。
當年,朱元璋與張士誠決戰時,是耿炳文駐守長興十年,城池固若金湯,從未被張士誠開啟一絲縫隙,從而成功為朱元璋牽制了張士誠。
所以,朱元璋才將他封為了長興侯。
每一個將領都有他的長處,也有短處。耿炳文的長處就是防守。朱元璋殺掉藍玉這些擅於進攻的將領,獨獨留下擅於防守的耿炳文,是因為他知道,耿炳文就算有異心,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而他所擅長的防守可以在未來有什麼萬一的時候,替朱允炆守衛城池河山。
朱元璋的用意深遠讓人欽佩,可惜的是,朱允炆卻根本沒有領會他的意思,他將耿炳文派上了戰爭的最前線,讓他去進攻。
進攻的物件,還是從小混跡於名將之中、深通兵法且至今未嘗敗績的燕王朱棣,不巧的是,朱棣所擅長的恰好是進攻。
這是一場矛與盾的戰鬥,第一輪朱允炆派出了耿炳文,而朱棣則是親自提刀上陣。
朱允炆將三十萬大軍交給耿炳文,再三囑咐他千萬不要讓自己失望。
耿炳文一向是忠心耿耿,他向朱允炆叩拜行禮,承諾道:“陛下放心!臣定然不負使命,將燕王及其官署和一干叛將一網打盡。”
哪知,信心滿滿的耿炳文,卻從朱允炆口中聽到了一個奇怪的命令。
朱允炆竟然鄭重的握住耿炳文的手,語重心長的說道:“燕王畢竟是朕的叔叔,朕現在還不想背上殺害叔叔的罪名。”
耿炳文有些傻眼了,這到底什麼意思?
朱允炆這一生幹過很多蠢事,而這一件,無疑是最蠢的。
誰聽說過去打仗,卻不允許傷害對方主帥的?
從這一句話裡就可以看出,朱允炆作為帝王,不如朱元璋,也不如朱棣。
朱棣和朱元璋是相像的,他們此生都信奉一句話: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想想朱元璋是怎麼對待藍玉的,朱允炆如今要去削藩,竟然還要親手給對方的主帥製作一塊免死金牌?當真糊塗!
耿炳文十分無語,但他什麼也沒說,只是應承了一句就帶兵出發了。
耿炳文率軍一路向北平而去,九月初時到達了真定,他派遣部將徐凱駐守河間,潘忠駐守莫州,楊松為先鋒進駐雄縣,待主力會集後再發動進攻。
耿炳文確實經驗老道,他並沒有貿然進攻,而是在離北平不遠的地方擺下陣勢,等到所有主力軍的會集,同時也等待著朱棣的反應。
而此時,燕王朱棣早已得到了耿炳文軍中的一手訊息,當然,給他訊息的依然是陌石山莊的人。
夜殤手下的情報網遍佈天下,可以說,朱允炆任命主帥的訊息剛出來,朱棣就幾乎同時得到了這個訊息。
所以,這段時間裡,朱棣和葉羽一直在商量怎麼應對耿炳文這個經驗豐富的洪武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