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等,改一下錯別字,0:20之後再訂閱。)

最終力量測試的總體成績基本都超過了地球人世界紀錄的三倍。

納美人的體質還真是天賦異稟啊。

時間在孟東來、採礦公司、艾娃三方互相忌憚中渡過了三個多月。

孟東來的營地經過三個月的建設,已經變成了一個佔地一平方公里的堡壘。

考慮到採礦公司在太空中還有一個大飛船,孟東來將堡壘的頂部封了起來。

現在的堡壘就好像一個半球體扣在了大地上,規整的球體表面看起來非常的光滑。

孟東來給它起了個名字:半球基地。

簡單又形象。

半球基地地下,孟東來正在研究從外面採集回來的潘朵拉植物根系。

這種研究已經進行了三個多月。

初步研究發現,潘朵拉星球表面的植物,百分之六十以上都生長有能夠傳遞資訊的根系。

這種根系將潘朵拉星球表面的植被連線成了一個整體,從而最終孕育出了艾娃。

這些擁有資訊根系的植物,在集體意識艾娃的操控下,合理的分配資源,抵禦自然災害。

同時,這個集體也排斥著其他個體的成長。

經過幾萬年的發展,在這個星球上,獨立於這個集體而存在的個體不是被滅絕了,就是在掙扎著苟延殘喘。

植物若是沒有進化出這種能夠傳遞資訊的根系,就會被集體意識有目的的搶奪資源,空間、陽光等,還會讓集體內的動物來破壞。

這就導致沒有資訊化根系的植物都長不大,最終只能靠著強大的繁衍能力支撐下來。

而動物也相同,為了能夠融入這個集體,他們逐漸進化出了外接的神經束,也就是納美人鞭子末端的神經末梢,不僅可以連線植物,還可以連線其他動物。

同樣的道理,沒有進化出外接神經束的動物,也難以發展壯大,最終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物種靠著強大的繁衍能力,靠著給大型動物作為食物的價值傳承了下來。

“或許,這就是潘朵拉星球上動植物豐富程度遠遠不如地球的根本原因吧。”玉牒最後做了一句總結。

孟東來很是認同這句話。

在地球上,不管是飛禽還是走獸,物種數量動嘎都是上萬、上十萬、甚至上百萬。

相比之下,潘朵拉星球上的物種豐富程度就差太遠了。

單單就飛禽來說,也就只有幾種進化出了神經束的猛獸繁衍了下來,其他種類的飛鳥很少很少,沒有神經束的大型飛禽更是一種都沒有。

經過兩個月的蒐集,孟東來只發現了寥寥十幾種小型飛禽。

基因不夠豐富,物種進化就會放緩。

從物種進化這個方向看,集體意識艾娃其實可以稱作是“反派”。

“走吧,我們去見識一下傑克的女友。”

孟東來簡單收拾了一下實驗室的器具,將實驗結果儲存起來。

“老闆,你這句納美語說的可真標準。”玉牒讚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