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新任務《阿凡達》(第1/4頁)
章節報錯
(錯別字還沒改完)
十天的休息時間匆匆過去。
孟東來只來得及在現實世界做了一些佈置,系統的新任務就釋出了。
“叮!”
“新任務:《阿凡達》,是否領取?”
“倒計時:23:59:55”
咦?
這電影厲害啊。
孟東來記得電影裡的時間線是人類現代社會一百多年後。
裡面的科技都相當厲害,有一部分科技是孟東來目前都沒有掌握的。
比如那個神奇的無線轉移靈魂技術,不僅能夠無線轉移,還能夠不受距離限制。
“玉牒,《阿凡達》的時間線是多少年後?”
“公元2154年,一百五十三年後。”
玉牒瞬間給出了答案。
一百五十三年後的人類已經可以跨星系飛行了,五年多的時間就可以將人類從地球投送到4光年外的阿爾法星系,宇宙飛船速度無限接近光速。
阿爾法星系有三顆3顆恆星,分別是阿爾法A、阿爾法B和阿爾法C。
電影裡的潘達羅是行星波里菲密斯的衛星,而行星波里菲密斯則繞著阿爾法A星運轉。
著名科幻《三體》裡的三體星系就是以這個星系為原型,同樣是三顆恆星。
“這次的任務是《阿凡達》嗎?”玉牒開口問道,它看不到系統釋出給孟東來的任務。
“是的。”
“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的很奇怪啊。”
“怎麼奇怪了?”這點孟東來倒是沒注意,畢竟是十幾年前的電影了,再加上他在任務世界渡過了幾百年,早就將劇情裡的細節忘的差不多了。
“這部電影裡,人類都可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跨星系航行了,在潘朵拉星球開採、冶煉礦物的時候竟然還會有煙筒,會對星球造成汙染。”玉牒回道。
“是嗎?可能因為環境不同吧,我記得潘朵拉星球的大氣成分和地球不同。”
孟東來隨口說道,一邊開啟電腦搜尋這部電影打算再看一遍。
“區別再大,冶煉也是封閉進行的,有熱量和化合反應就足夠。電影裡的地球人都能夠跨星系航行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必然早已經掌握,有了可控核聚變,還會差能源嗎?”
沒錯,有了充足的能源,冶煉上電爐子就行了,電爐子可以達到的溫度是氧化反應遠遠達不到的。
“或許煙筒是為了散熱。”
電影已經開始播放,孟東來看著電影開頭展示的地球環境,可以明顯感覺到地球上的科技已經發展得非常先進。
同時,人口應該也經歷了大爆炸,看大街上密密麻麻的人就知道,地球的負擔非常重。
看了一遍電影,孟東來開啟系統檢視任務詳情。
“檢視詳情”
&nh:人類當土著是生靈,剛開始的時候帶著善意來交易。可神樹當土著只是圈養的狗,為了保證它生物大腦的安全,死多少都沒問題。歷史證明市場經濟優越於計劃經濟,同樣的生物圈自然繁衍必然優越於有大腦在背後調控。優勝劣汰,黑暗森林,放眼全宇宙,至理名言。
書友戀殤:“如果別人有你想要我東西,那就把他變成敵人,然後就可以合理的佔有它。”這句話不知道從哪看的,記不清了,其中蘊含的理論雖然能夠理解,但是實在難以接受。生存是文明第一需要,滿足第一需要是剛需,第一需要被滿足之後,自然會有第二、第三需要。別人的第一需要總是不如自己的第二、第三需要重要,這就是人性。人性不可違,否則世界上也不會發生那麼多非正義的戰爭,尤其是很多戰爭的發起者還信仰著引人向善的宗教。
書友一葉不繫舟:地球人與納美人對待自然的不同態度,大概源自於生理構造的不同,人類無法像納美人一樣感應到自然,也就理所應當的沒有同理心,要想感同身受真的很難,畢竟人類本質上無法像男主一樣能夠從生理到心裡,全部變成另外一個種族。人與人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國與國之間也不行,中間隔了幾個銀河系的潘朵拉星球土著,自然就更不行了。戰爭,是必然的。
書友andoney:感恩自然這一點確實該向納美人學習,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任務一:獲得一具阿凡達。
任務難度:簡單
基礎獎勵:推薦僄1000,月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