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有才(第2/4頁)
章節報錯
雖然它的功效非常突出,但孟東來也不能宣傳啊,否則被人化驗一下,你這水果的DNA根本就不存在與這個世界,怎麼解釋?
所以只能自用。
“我幫你吧。”陳嶼感覺坐在餐桌上有些無聊,走進廚房幫忙。
兩個女人則直接轉移到了沙發上,開始閒聊。
孟東來這套房子雖然是租的,但裡面的設施非常齊全,不比王漫妮,一百多塊就可以網購到的飲水機都捨不得買一臺,卻可以花幾千塊買一雙鞋子。
孟東來給出租屋裡購置了全套的傢俱家電。
兩女將電視機開啟,開始聊一些工作生活上的話題。
兩個年紀相仿的女孩越說越投機,到開飯的時候,就已經好的成了閨蜜,像是認識多年了一樣。
女人就是這麼神奇,好的快,散的也快。
孟東來在陳嶼搭手下,很快將剩餘的菜做好。
公共六個菜,加一個湯和一個甜品。
“吃飯吧。”
招呼了一聲,四人坐上餐桌。
孟東來給幾人將果汁補滿,然後端起自己的杯子:“感謝鍾女士仗義執言,拔刀相助,真是女中豪傑。”
“呵呵呵呵,好,為了女中豪傑乾杯。”鍾曉芹被逗樂了,爽快認下了這個稱呼。
四人乾杯之後,開始享用大餐。
邊吃邊聊,陳嶼對於孟東來的見識逐漸佩服起來。
他是做新聞的,日常見的多,瞭解的多,學的多,本來就比普通人的見識更廣,可相比孟東來,他就好像是一個宅男一樣。
凡是他們聊的話題,孟東來沒有接不上的,凡是他說的話題,孟東來沒有不理解的。
並且孟東來還能夠高屋建瓴的給出評價和分析。
就像是現在電視新聞和新媒體之間的過度與矛盾,孟東來就感覺像是從未來過來的一樣,說了一席話讓陳嶼茅塞頓開。
“我覺得和群眾的交流很重要,新媒體在這一點上效率就非常高。像電視新聞,和群眾總感覺隔著一些,你們的新聞播出去,想要得到反饋還需要群眾打電話、寫信,而新媒體一條評論就解決了。”
“打電話、寫信,只能代表個別人的觀點,可能大部分群眾的觀點就會被隱藏。而且你們的新聞方向受領導和政策影響太重了。新媒體就不同了,一條評論的點贊多少就代表了這條評論在群眾之中的認可程度。”
“有人說民生新聞死了,調查記者消亡了,十幾億人的國家調查記者只剩下一百多人,我覺得其實不然。”
“怎麼說?”陳嶼問道。
“短影片雖然吸引人的眼球,碎片閱讀當道,但是時代是在發展的,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也是在成長的。現在中影片和長影片已經逐漸勢起,這說明什麼?”孟東來問道。
“喜歡深度閱讀的人多了?”陳嶼試探性的回道。
“沒錯,喜歡搞清楚事件來龍去脈,喜歡新聞有始有終的人變多了,這是一個不可擋的趨勢,以前那種隨便斷章取義發一個小片段就能夠引導民意的時代註定會成為過去式。”孟東來回道。
“那這個和調查記者有什麼關係?”陳嶼很喜歡調查記者這個職業,也非常有能力。
電視劇裡,就是他潛伏進造假鏈條中,為鍾曉芹正了名。
“調查行業雖然屬於傳統媒體,但它的發展與新媒體並不對立,甚至新媒體還能為調查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
“現在已經有不少新聞網站成立了專門的深度調查欄目,背靠傳統媒體的新式調查組,藉助新興傳媒方式,孵化出符合時代發展的調查新聞。”
“除了直接將調查新聞搬上新媒體以外,好些調查欄目也選擇了換種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