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輔助執行《原始碼》計劃的女軍官古德溫在柯爾特最後一次進入虛擬世界之時,中斷了他現實世界殘軀的維生系統,解脫了現實世界的柯爾特。

令人意外的是,虛擬世界並沒有隨之毀滅,而是繼續演繹了下去,說明《原始碼》建立的並不是虛擬世界,而是平行世界。

最終,柯爾特以肖恩的身份,在平行世界和美女克里斯蒂娜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大團圓結局。

又仔細看了兩遍之後,孟東來大掌握了這個電影世界觀的設定。

首先,設定每個世界都有一個圍城組織,有一個博士在研究原始碼技術。

設定現實世界為A世界,在A世界,列車爆炸了,柯爾特的意識被注入爆炸事故遇難者肖恩的大腦,進入原始碼世界執行任務。

設定B世界為A世界原始碼計劃建立的所有用於完成任務的虛擬(平行)世界,這些世界火車也都爆炸了,柯爾特都死亡了,或者說他的意識都被收回了A世界。

設定C世界為A世界原始碼建立的最後一個虛擬(平行)世界,,C世界的火車爆炸被柯爾特制止。在這個虛擬(平行)世界執行的時候,古德溫中斷了A世界柯爾特的維生系統,A世界的柯爾特軀體死亡,但A世界柯爾特的意識繼續在C世界存活。

最後設定再設定一個X世界,這個世界的柯爾特也是不斷的穿越平行世界,終於完成任務,阻止了X世界的後續恐怖襲擊,而A世界是X世界原始碼計劃建立的最後一個虛擬(平行)世界,最後X世界的柯爾特意識穿越到A世界以一個未知的身份存活了下來。

有了上面五個設定,接下來再捋電影劇情就會很清楚了。

X世界柯爾特意識拯救了X世界,意識在A世界存活下來,發簡訊給A世界的古德溫,請求她幫助A世界的柯爾特。

A世界的古德溫收到簡訊的時候,A世界的火車爆炸還沒有發生,所以她半信半疑,沒有行動。

等A世界火車爆炸事件發生,A世界的原始碼計劃開始啟動,A世界的柯爾特被不斷的投放到無盡的B世界,找尋A世界火車爆炸的真兇。

這些B世界因為是A世界的平行世界,所以火車上都被恐怖分子設定了炸彈,A世界的柯爾特將B世界火車上的所有乘客都審問了一遍,最後終於找到了恐怖分子德里克·佛洛斯特。

A世界的柯爾特意識被回收,拉特利奇博士利用柯爾特獲得的資訊制止了第二次核彈爆炸,功成名就。然後博士違反最初的約定,命令古德溫將柯爾特的意識格式化,以待執行下一次任務,在博士的概念裡,柯爾特的意識已經成了他功成名就的神器。

其他人都去慶祝了,只有古德溫還在和A世界的柯爾特聊天,因為古德溫收到過X世界柯爾特傳送的簡訊,知道“原始碼”計劃的厲害,所以她最後被A世界的特爾特說服,答應了他“送我回去,中止我的生命”的要求,支走了旁邊的同事,將其送進了C世界拯救火車上死去的民眾,然後在八分鐘結束前中斷了A世界柯爾特殘軀的維生裝置,終止了他的生命。

A世界的柯爾特意識來到C世界(最後一個B世界),輕車熟路的解決了火車上的炸彈,抓住了恐怖分子並將其控制,然後報警。八分鐘之後,這個世界沒有毀滅,A世界的柯爾特意識也沒有消失,他變成了C世界的肖恩·芬特雷斯

電影結尾的時候,C世界的肖恩·芬特雷斯給C世界的古德溫傳送了一條簡訊,請求她拯救C世界的柯爾特·斯蒂文斯。

而因為C世界的恐怖襲擊被C世界的肖恩·芬特雷斯的制止,所以這個世界的“原始碼”計劃還沒有真正成功過。

或許等下一次恐怖襲擊,C世界的柯爾特·斯蒂文斯被派去執行任務,結局還是會被C世界的古德溫拯救。

如此往復迴圈。

無窮無盡。

這就是《原始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