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傢伙,天子之劍!這是要我的命啊。”

自春秋戰國起,歷代君主諸侯將相,皆愛佩劍。

劍已經成為了一種王權的象徵,後世也有許多流傳的典故。

最有名的就是發生在秦始皇身上真真實實的一個故事——荊軻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

臨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節拍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一番告別,荊軻最後來到秦國,當時是秦王的嬴政在咸陽宮召見了他。

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最終行刺失敗,被秦王侍衛所殺,荊軻就這樣犧牲了。

當年秦王繞柱而行,苦於佩劍太長,在面對荊軻那血沾溼衣樓的匕首利器時,根本沒有機會拔出來,若不是荊軻想要活捉秦王,逼其寫下契約,秦王說不定就交待在了那場刺殺中。

不過萬幸,最後秦王嬴政還是用自己的佩劍鹿盧劍斬斷荊軻的大腿,在配合士兵的攻擊,將荊軻大卸八塊,擊殺致死。

所以說秦王的佩劍鹿盧劍是救過秦王的命的,而在如今的秦朝,秦始皇手中可不止一把鹿盧劍。

大師歐冶子所鑄造的威道之劍太阿劍,定秦朝江山社稷的定秦劍,以及秦始皇自秦王時的佩劍鹿盧劍。

這幾把佩劍中,鹿盧劍是象徵著秦朝正統的權力之劍。

而太阿劍就更不用多說,曾是楚國鎮國至寶,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史書記載,此劍劍未成劍氣已然存於天地,是一把天地威道之劍,此劍的特點也符合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特點,深受秦始皇嬴政喜愛。

根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說明了秦始皇的佩劍不是太阿劍,但是他十分喜愛太阿劍,乃至死後將其並且埋入了秦陵地宮中,張奉天如果沒有猜錯的話,現在秦始皇手上拿的那把寒光四射的寶劍估計就是太阿!

至於定秦劍,那就是鎮壓秦朝運道,有種類似祭祀施法的佩劍,都不輕易使用,被供奉在一處,這也是張奉天的目標之劍——天子之劍!

據傳秦始皇一共有兩把定秦劍,一名阿房一名觀臺,分別被埋在阿房宮和日觀臺下,鎮壓秦朝氣運。

其劍身全部由青銅所鑄,三尺六寸,是秦朝頂尖的鑄劍師根據秦始皇的喜好而刻意打造的兩把異於尋常的劍。

其外形仿造柳葉而做,結構上更是非常精密,在看似光亮平滑的劍身上以及鋒利無比吹髮即斷的劍刃上都相繼雕刻了精美細膩的紋理,而且絲毫不影響劍的鋒利,歷來被後人稱為真正的“天下第一劍”。

張奉天不去想天子之劍的事情,如今自己接近暴怒狀態的秦始皇,自己要是在提出這麼過分的要求,估計真的會被一劍砍死。

張奉天接著嫪毐的事情說到:“陛下息怒,嫪毐雖然膽大包天,敢於反叛,還不是被秦王車裂致死!”

“你說的沒錯,他嫪毐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也被朕車裂致死!解我心頭之恨!”

秦始皇嬴政一提到嫪毐,那殺氣騰騰的模樣,讓張奉天準備加一把火,來讓秦始皇的情緒波動更大,只有情緒波動的更大,張奉天才有把握讓這位千古第一帝,賞賜給自己天子之劍。

“陛下聖明,想當初,呂不韋把持朝廷,又與太后趙姬偷情。後見秦王日漸年長,怕被你發現,想離開太后。

可是又怕太后怨恨,所以便把自己的門客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鬍鬚、眉毛就獻給太后,供其淫樂,此可謂大逆不道,是為欺君之罪!”

“那嫪毐更是過分,居然得太后寵幸後,讓太后為其生下了兩個孩子,更甚至因為嫪毐在太后的幫助下被封為長信侯後,領有山陽、太原等地,自收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