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果然是好酒,不愧是南蠻人的美酒,多謝大人款待。”哪怕在喝酒,年輕和尚也顯得十分有禮貌。

淺井長政大笑出聲:“傑出的戰士就該享受美酒,在下淺井長政,不知大師如何稱呼?”

青年和尚腦海中飛快的轉動著,並且很快就找到了和這個名字相關聯的資訊,他頓時不由得有些訝異,不過還是十分有禮貌的回答了淺井長政的問題。

“原來是淺井大人,貧僧寶藏院胤榮,如果施主何時途經奈良,還望前往興福寺一會,好讓貧僧略盡地主之誼。”

果然是他!

聽到對方親口說出的名字,淺井長政就是心下一喜,知道自己的酒菜不會白費了。

也許對方眼下還只是個武藝出眾的僧人,但是未來的前途卻十分廣大。

在累積拜訪師事了超過四十位名師,又觀水中之映月而悟得槍術之精儀後,他將成為戰國時代中第一個創立真正獨立的槍術流派的。

而在此前的各流各派的武術,都是包含劍術、槍術以及其他武術在內的。

寶藏院胤榮的寶藏院流槍術,即使是在幾百年後的現代社會仍然十分興盛。

“刺即成長槍,斬即成剃刀,割即成鉤鐮”這十五字真言,就已經大致的概括出了十字文槍的特點,寶藏院胤榮仗之橫行於戰國時代,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槍道宗師。

如果說使用刀劍作為武器的武人所追求的最高武名是劍聖的話,那巔峰狀態的寶藏院胤榮就可稱槍聖,哪怕現在還不到三十歲的寶藏院胤榮應該還未抵達其人生的巔峰狀態,但也絕對是天下少有的強者了,而且他還是個十分講究信義的人,淺井長政的這頓酒菜,是絕對不會虧本的。

有了這個良好的開始之後,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越發融洽起來,淺井長政率先表明自己是趁著剛剛元服的機會,外出遊歷一番,寶藏院胤榮也很快透露出他是前往上泉伊勢守處拜師學藝,正要返回興福寺,爭取將他的槍術推陳出新。淺井長政聞言不由得越發敬重了。

上泉伊勢守,全名上泉伊勢守秀綱,即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上泉信綱,乃是尼朋當今被天下眾多武人所公認的兩位劍聖之一,傳說其生平未逢一敗,即使現在年過五旬,仍然以武士的身份活躍在戰場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被尊稱為劍聖,但上泉秀綱在守衛箕輪城的過程中一直都是使用長槍這種戰場兵器的,甚至他還混了個上野七本槍的稱號,所以寶藏院胤榮才會向其討教槍法。

儘管驚訝且欣喜於杯中之酒的美味,但是在連飲三杯之後,寶藏院胤榮還是徹底放下了酒杯:“阿彌陀佛,多謝施主厚待,貧僧今日不能再飲了。”

淺井長政也沒有再勸,只是和對方閒聊著。

像對方這種一輩子都虔心追求武藝的人,是幾乎不可能被任何大名收歸麾下的,歷史上他也從未出仕過任何大名,但如果關係搞好了,不管是從興福寺借點僧兵,還是讓對方傳授點武藝,都是沒什麼問題的。

雖然自己因為有陰陽術在身,不是特別需要,但能學點東西防身總是好的,更何況哪怕自己用不上,轉而利用這個機會讓對方幫忙培養幾名武藝出色小弟也不錯啊。

輕輕轉動著已經空了的酒杯,淺井長政也沒有繼續再喝的意思了,他雖然會喝酒,但卻一點也不痴迷於它。

“大師,聽說上泉伊勢守正效力於箕輪城的上野家,上野家又從屬於上杉家,那處於上杉家與武田家對峙最前線的箕輪城,是否會遭到武田家的攻擊呢?”

上杉家的大名上杉憲政是朝廷授命的關東管領,理論上包括甲斐、伊豆、相模、武藏、安房、上總、下總、上野、下野、常陸、美濃、飛彈、信濃、陸奧、出羽等十幾個州都是其管轄的領地,但現在是混亂的戰國時代,誰的拳頭大誰才說的算,空有名義而無力量,哪怕是天皇和大將軍也活不好,更別說他這個關東管領了。

所以上杉憲政在關東就經常挨欺負,他名義上的領地早已經被武田、北條、齋藤等一堆大名給瓜分了,而且還三天兩頭的被武田家和北條家輪番暴揍,搞得屢戰屢敗的他的地盤越來越小,家臣們也紛紛背叛。

到了現在,甚至逼得上杉憲政不得不一路逃跑到北方,去尋求越後長尾家家督長尾景虎的庇護了。

不止是因為長尾景虎本身是個屢次和武田家交鋒都未分勝敗,號稱“越後之龍”的名將,更因為長尾家家督是個出了名的講究義理、對朝廷仍然保持著尊敬的大名。

幾年前他就曾經耗費巨資進京面見天皇和大將軍,因為花費的數額實在過於龐大,甚至搞得家裡諸多重臣不滿,引發了不小的爭端,這就可見一斑了。

所以上杉憲政這位朝廷的代言人選擇投靠長尾景虎,毫無疑問是個正確的選擇,他一定能在那裡得到極好的待遇。

只不過,在長尾景虎忙著安置上杉憲政這位關東管領的時候,他的宿敵武田信玄真的會坐視不理嗎?

“阿彌陀佛,貧僧在返程時並未察覺到什麼一樣,不過就算武田家有所動作,箕輪城的堅固防禦加上長野家大大名長野業正的優秀指揮,以及以上泉伊勢守為首的上野十六槍,想必防守住還是不難的,武田家無人是其對手。”

寶藏院胤榮對此似乎並不擔心,身為武人,又是親自以弟子的身份向對方學習過,他自然知道上泉伊勢守那看似蒼老的身軀之中,究竟蘊含著多麼強大的力量。

雖止一人,亦能抵百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