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美濃境內的形勢越發洶湧起來,由於齋藤龍興放火焚燒了稻葉山城,並且主動向東遷移,以躲避來自淺井家的兵鋒,這位齋藤家新任大名的作為,雖然讓他得以躲避一時,卻一下子讓他民心盡失。

他這個被道三親自取的名字,固然是包含著對未來諸多美好的期待,可實際上他接手的卻是一個爛攤子,現在又有了這樣的作為,使得美濃人心喪盡,他恐怕再也不會有復興的機會了,因為淺井家或者是周圍其他的諸多大名,都不會給他崛起的機會。

尤其是當細川藤孝特意從京都趕來,以大將軍的名義正式授予了淺井長政美濃守護之名後,原本效忠於齋藤家的諸多家臣,就越發失了分寸。

畢竟自道三開始,就是以“下克上”才奪得了美濃大名之位,本就得國不正,後義龍又無故以子弒父,並御使妖怪為兵,到了龍興這裡,更是舉火焚城,齋藤家實在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天氣寒冷,即將入冬,根本無法大規模的動兵,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美濃武士選擇了主動臣服,比起來年春天被淺井家的大軍所征服,至少他們現在這樣還能保持著些許顏面。

而且聽說淺井家家督向來寬宏慷慨,雖然他們不指望像之前的安藤守就和稻葉一鐵那般獲得上千石的賞賜,但是對於不戰而降者,他們多少也能有些優待,不至於被沒收全部的土地吧?

淺井長政沒有讓他們失望,對於主動歸降者,他毫不吝嗇,根據其領地大小、兵將的多寡,以及之前是否曾經與本家的軍隊交戰過,分別給予不同的賞賜和處置,可謂極為寬宏了。

一般來說,如果放在那個古老的東方國度的歷史之中,這些見到形勢不利,在戰後無奈之下才選擇歸降者,大抵只有三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把所有部隊解散了,然後打散了重編,對其將領官進行血腥的清洗,以警示他人,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

第二種,原本的軍隊保持住,但是把主要將領調到其他的地方,等過了幾年之後,士兵們自然就會忘了他們原本的將領了。

這兩種方式也是比較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對當事人沒有多大的益處,但是對於戰敗降服者而言,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自由的選擇。

第三種就相對要好上許多了,給高官、給厚祿,給大筆的封賞,然後再選擇其中有才能的人,讓其繼續發揮力量,建立新的功勳。

一般情況下,能夠拋棄原本的仇恨,做到第三種的人,最後就算做不到一國一地的霸主,也必定是一方人傑,甚至往往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而面對美濃的這些降將,淺井長政選擇的正是第三種。

雖然尼朋的國情不同,農民們往往更加傾向於接受本地領主的管理,所以使得許多武士在戰敗之後,也不會受到特別苛刻的對待,因為勝利者仍然需要他們的存在,去幫助維持當地的穩定。

但是儘管如此,像淺井長政這麼寬宏慷慨的大名也是屈指可數了,所以歸降的武士們無不感恩戴德。

至於有幾個曾經參與義龍的軍隊,一同討伐道三的武士,他也沒有當場責罰,而是交給了道三的末子齋藤利治來協助處理,畢竟一開始他也是打了一部分替道三複仇的旗號的。

儘管那幾個武士在得到訊息之後都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到底會落得什麼下場,但實際上他們卻小看了齋藤利治的器量,也低估了他的智慧。

在對淺井長政萬分感激的同時,他也並未趁機報復或者有任何偏頗,而是學著淺井長政之前的規則,一視同仁的進行處置了,稍微處罰了一下,就讓他們之後戴罪立功。

畢竟除了主使者義龍以外,罪行最大的則莫過於在義龍的指示下,殺了齋藤利治兩個哥哥孫四郎及喜平次的日根野弘就,和義龍的重臣,此事的主謀之一的長井道利了。

剩下的美濃三人眾之一的氏家卜全,以及不破城的不破光治,其實一開始都罪行不大。

當然了,隨著後來他們不斷的站在義龍和龍興的身邊與淺井家為敵,他們的罪行也變得越來越重了,到了現在,就算是他們真的親自來降,淺井長政也不會輕易的饒恕他們了。

齋藤利治的做法一方面讓幾個武士心生感激,也讓淺井長政對齋藤利治越發的滿意,於是他直接宣佈,讓他開始按照自己給予的名單,著手組建淺井家的親衛馬迴眾,他則在其中擔任一隊的隊長。

齋藤利治自然是滿心歡喜的接下了這個任務,因為他知道自己長久以來所展現出的忠誠與能力,終於得到了殿下完全的認可。

而在看到名單之後,他就更加感激涕零了,因為他知道這個聽起來很普通的小隊長,實際上到底有多麼重要。

除了諸多淺井家譜代家臣派出的眾多年輕子弟以外,更有一門眾淺井政元、淺井政之,三雲賢持的弟弟三雲成持,寧寧的義弟兼妹夫淺野長吉,明智光秀的表弟明智光忠,以及德山眾的首領德山則秀,稻葉一鐵的兒子稻葉貞通、赤尾清綱的兒子赤尾清冬...

可以說這是一支相當豪華的陣容了,也許這些年輕的武士眼下都沒有多大的名聲,但是他們每一個都是淺井長政親自挑選考量過的,能夠符合他的條件,他們的潛力無疑都十分出色,在未來必定前途無量,而且背後也都有一定的勢力。

能夠以隊長的身份提前接觸並且召集他們,哪怕以後拋卻了道三末子的身份,他齋藤利治也勢必將在淺井家中佔有一席之地。

而且這也更加符合他的某種期望。

他的兄長義龍一輩子都活在父親道三的陰影之下,最後在被妖怪蠱惑的情況下,不惜以刀劍與之搏命,可是起因卻並非真的想要殺死父親,更多的只是向父親為了證明他的力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