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千人裡,一半是負責發放和追回高利貸、護衛妓院、設定收費的關卡等等,另一半則輔助保衛石山御坊,基本不會外出。”

聽完木造雄利的話之後,淺井長政只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因為他覺得這點人未免太少了些。

作為由佛門轉化而來的戰國大名,本願寺家主要有四塊較大的領地,第一個是淺井長政之前曾經短暫造訪過的長島城,同時也是四大領地中最弱的一個。

因為長島城幾乎是被織田、齋藤、六角、筒井和北畠等諸多大勢力給完全的圍堵起來了,一向宗能夠在那裡從無到有的發展出一座城池,已經算是非常的了不起了,想要更進一步那可就太難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一向宗畢竟在那裡發展了幾十年,幾萬石還是有的。

然後是在界鎮西北方紀伊國的雜賀眾。

雜賀眾的首領鈴木佐太夫一開始只是土豪出身,但他們家族世代信仰一向宗,後來憑藉他們自己的雜賀眾,以及一向宗的支援,他逐漸掌控了大半個紀伊國,在雜賀城中作威作福。

他們之間的關係有點像筒井家和興福寺之間的關係,雖然表面上並非一向宗直屬,但實際上他們就是一向宗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雜賀町一座小小的海港城市,所以他們不僅藉此獲利不菲,同時也是最早接觸鐵炮的一批人。

而且據說鈴木佐太夫本人非常喜愛鐵炮這種武器,在他征討紀伊國的過程中,鐵炮發揮出了許多作用。

甚至到了現在,他們雜賀眾還成立了一支以鐵炮為武器的職業僱傭兵,走的是精兵路線,為各大勢力服務。

雜賀城雖然未能佔領紀伊國全境,但至少能有十五萬石。

接著是位於朝倉家東北方向的越前加賀國一向宗,那裡的一向宗勢力就已經十分強大了,因為他們已經和淺井家的盟友朝倉家開戰了幾十年,雙方之間的大小衝突發生了無數次,但是朝倉家到現在也沒能完全的征服對方,反而陷入了戰爭的泥潭。

越前本來名義上是朝倉家的領地,總石高數在六十萬到七十萬石之間,在整個尼朋也可以說得上是屈指可數的強力大國了,可是其中位於東方的最大一塊兒地盤,幾乎有三十萬石的大野郡,卻被一向宗所佔據了。

然後是緊挨著大野郡東邊的加賀國,更是完完全全都是一向宗的領地。

由於加賀一整國都是一向宗的領土,所以石高是最好統計的,至少在35萬石左右。

最後則是位於近畿地區攝津國的石山御坊,這裡是一向宗本願寺家的大本營。

雖然攝津國內也有幾個小勢力,甚至連三好家也插了個釘子,但總體而言還是本願寺家掌握了絕對的霸權,粗略估計,三十幾萬石的石高是絕對有了。

雖然本願寺從未向外界公佈過,但是淺井長政這麼粗略的一估計,四地加起來,本願寺家理論上就已經有接近一百二十萬石的石高了。

而號稱東海道第一弓取,佔據了駿河、遠江、三河,以及一部分尾張地區的今川義元,其實也只有七十萬石。

據齋藤道三之前所說,全盛之時的織田家有五十萬石,不過現在已經被今川義元侵佔了一部分富饒的領地,所以就算織田信長快速的處理掉他那叛亂的弟弟,以及叔父之類的旁支,真正一統尾張,大概也就是在四十萬石左右。

六角家也和眼下的織田家差不多,南北近江區域一共有差不多七十萬石,六角家佔據了其中七分之四,接近四十萬石的領地,和眼下的朝倉家差不多,而淺井家就要相對孱弱了許多,他們大概只有那麼二十幾萬石。

只不過在兩家交戰的過程中,往往還未等到這種實力上的絕對差距展現出來,淺井久政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求和,他要為多次戰敗負上絕大部分的責任。

可以說除了近畿霸主,眼下如日中天的三好家嚴重存疑以外,淺井長政不認為還有哪家能夠在石高上比本願寺家更強了。

雖然本願寺是一向宗出身,不管是訓練還是在軍略方面,都很難比得上真正的武家,他們基本上不可能真正調動起其全部的戰爭潛力,大多數時候靠得就是無知愚民的數量。

而且目前幾乎所有靠近一向宗領地的大名們,都在想法設法的削弱他們,從他們身上割肉放血,但他們的實力也可見一斑了。

可是這麼強大的勢力,在他們的石山御坊也只有兩千名左右的僧兵,在他們的大本營裡更是隻有五百名僧兵作為守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