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有一點淺井長政也不得不承認,這和二者之間天差地別的顏值也有很大的關係。

一邊聊著天,一邊趕路,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當逐漸接近長島城的時候,天色也已經漸漸暗了下來,而淺井長政也發現了帶著小女忍上路的好處。

那就是她的感知力出乎意料的強,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守護靈慈心百靈對她的增幅,還是多年來辛苦修煉的忍術,總之每次在路上遇到行人的時候,她往往都能提前發現對方,她實在是太適合忍者這個職業了。

越接近長島城,淺井長政也就越發明顯的發現,此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比清洲城下可是要差了很多,個個面黃肌瘦,明顯連飯都吃不飽也就算了,甚至連衣服上的補丁也明顯要多上不少。

不過他們大部分人的精氣神反而看起來都還不錯,這種神態淺井長政其實並不完全陌生,因為他曾經在宮部城的僧兵和信眾們的臉上看到過。

是的,長島城也是一座由佛門所統治的城池,只不過和出身比叡山上延歷寺的宮部繼潤不同,這座長島城是隸屬於石山本願寺,也就是第一個以僧人身份登上大名寶座的淨土真宗,又或者叫一向宗一派的。

說起來這個一向宗,其祖上其實是從隔壁震旦帝國傳過來的天台宗,一開始還是崇尚真、善、美的。

只不過後來他們發現這招在尼朋行不通之後,他們就立刻發揮了佛教的特點,那就是因地制宜,為了生存,可以輕易改變自己宗教的種種規則。

所以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之後,不管是其宗教的信仰還是性質,其實早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向宗廢除了以往所有的“清規戒律”,它們的信眾不僅可以結婚、生子、做生意,甚至還公然放高利貸乃至於嫖妓。

與其說他們是和尚,倒不如說他們是披著和尚的外表,以佛教的教義愚弄信眾,然後趁機搜刮錢財,實現自己種種野心的假和尚。

甚至有一代一向宗的法主本願寺蓮如還說過一句話:“只要相信神佛,就是淨土真宗的戰士,只要對神佛有信心,那麼真宗門徒就能夠往生淨土,榮登極樂。”

除此之外,還有諸如“口稱阿彌陀佛,死後即可成佛”;“只要勤心念誦法華經,即可成佛”等等諸多名言。

總而言之,完全不問出身,完全不管品格,只要你信佛,並且願意聽從本願寺的指導命令,你就能成佛,甚至讀不讀經書都並不重要。

雖然聽起來荒誕不羈,但是正因為一向宗的這種策略,他們在這個亂世迅速的吸引了大批的武士、浪人、強盜、山賊和流民等等。

由於長久的戰亂,百姓們生活極度困苦,又無力改變現狀,所以只能寄託於信仰,期盼來世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也是佛門等各種宗教能一直在尼朋長盛不衰,甚至有逐漸擴大化的驅使的原因。

而一向宗所宣揚的東西,實在太符合他們的期望了。

於是這使得一向宗的勢力得到了急速的發展,一舉成為了尼朋最強的佛教勢力。

在成為了大名之後,雖然因為相對而言缺少職業武士,導致中低層指揮官極為匱乏,但也稱得上是第一梯隊的勢力了。

至於長島城,這裡的城主名為願證寺證惠,或者叫本願寺證惠也可以,因為他就是那位說出名言的第八代法主的重孫子。

本願寺的第八代法主當年生了將近三十名兒女,其中差不多一半都是兒子,他把他們分派到全國各地去發展勢力,其中一個兒子來到了伊勢的長島發展,在經過了五十多年的發展之後,把這裡建設成了現在的長島城。

單單就歷史而言,長島城其實比淺井家也長不了多少,但是周圍大名對待二者之間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的。

淺井家先祖淺井亮政在世時還好,自從以懦弱無能著稱的現任大名淺井久政繼任之後,並且不斷展現出了他那“非同一般”的能力之後,周圍的大名在提到淺井家的時候往往只有鄙夷和貪婪:鄙夷淺井久政的無能,貪圖他北近江的領地。

可是在提到長島城的時候,大名們卻往往只有深深的厭惡,實在是因為這些出身本願寺的和尚們太過於貪婪了。

他們大量招收流民、侵佔土地,乃至於糾結農民反抗當地的統治者,據不交稅,轉而鼓勵信眾把金錢都捐贈給他們。

如果當地的統治者過於弱小的話,甚至會有農民集體暴動,反抗統治者,將其驅逐甚至殺死的事情發生。

雖然表面上一向宗是不支援這種暴動的,因為這會導致他們與當地大名的關係變得極為緊張,但是他們也不會太過於拒絕,因為那些失去了主人的土地,最終往往也都會變成他們一向宗的了,他們能得到利益,同時也能稍微展現一些他們的力量。

所以到了現在,在整個尼朋各地的一向宗大多受到各地大名的厭惡,只有那些虔心信佛的大名們因為能和他們搭上關係,乃至於藉助一些力量,才相對好一些。

或者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之所以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