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賜名?(第1/2頁)
章節報錯
改姓,賜名,養子,這是尼朋戰國時代很有特色的幾種行為,不是尼朋人,往往很難理解他們對於姓氏和血統的狂熱。
尼朋人在小時候經常會有各種小名,比如說新九郎,但在成年元服之後,繼續用小名就不合適了,他們會取一個正式的名字。
雖然同樣非常重視自己的姓氏,但是和隔壁的震旦帝國輕易不改變姓氏不同,尼朋人非常願意接受來自於上位者賜予的姓氏,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榮耀,尼朋人對於姓氏和血統都極為看重。
甚至有很多人在其自身地位獲得提高之後,會主動請求上位者賜予姓氏,或者和某些曾經輝煌過,現在卻已經沒落的貴族強行攀親戚,這都是有可能的。
那些地位較高的大名更改姓氏,則有很大可能都是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
比如說某個地方原本是被一色家所統治的,那我改名一色之後,也就順理成章的獲得了某種大義,可以舉兵收復失地。
哪怕我完全和一色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當地的武士和人民,偏偏就吃這一套。
關東地區大名鼎鼎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就是靠這一套,他在滅絕了敵對的勢力之後,再由自己的血親或者親信繼承家名復興之,表明他並沒有完全滅絕敵人的家族。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高明的手段,武田家就靠這個,逐漸收服了長期反抗自己,而且情況錯綜複雜的信濃內部的諸多豪族。
此外同樣的,領受強者的名諱,也被認為是降伏。
至於養子,如果某位大名因為某種原因失去了所有後裔,他有可能從自己親戚家或者他信賴的部下家中,挑選一位青年才俊來繼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這個時候他也會為其賜名改姓。
被收養者往往會感激涕零,從此以後以大名的兒子自居,日後哪怕和親父交戰也毫無避諱。
當然了,這種情況也蘊含著一些風險。
如果大名後來又生了兒子,親子和義子之間肯定要做出抉擇,義子聽話還好,不聽話就很容易導致家中內亂。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家親生父親一開始就心懷不軌,想要用自己兒子來換取你的家業呢?
可是六角家卻是淺井家一直以來的仇敵,二者之間的關係壓根就沒有好到可以為少主賜名的程度,唯一的解釋,就是六角家試圖以此逼迫淺井家成為其附庸,徹底解決近江區域內持續多年的征戰。
這種賜名,其根本就是要讓淺井家臣服。
在說完的同時,淺井亮親也是有些提心吊膽,他生怕少主再次發作。
但是出乎意料的,新九郎這次卻並沒有憤怒的大叫,只不過面色卻更加冰寒起來。
“叔父,只有這些嗎?您全都一起說出來吧,我承受得住。”
聽到這裡,旁邊的宮部繼潤忍不住透露低垂,心中默默唸起了咒語。
雖然他和自己的師父大人相識時間並不長,嚴格來說只有十幾個時辰而已,但是易地而處,在獲得了晴明公的陰陽術傳承,掌握了神妙莫測的法術之後,還會被一些凡人所折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