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到了土地,倒也實誠,還有其他呢?”江之臣誘導。

“還有……還有那洋教,義勝拳雖盲目排洋,卻有一大好處,能剋制洋教的擴張。”

“這楚嶽兩省,少說也有三成人口信了洋教,若是人人都信了洋教,那教士說什麼,教民便作什麼,爹這個總督說話也不管用了。”

“留著義勝拳,讓他們稍稍抵衝洋教的勢頭,也不是壞事。”江中源想了想說道。

江之臣眼睛一亮,想不到兒子頗有見地,出乎了他的意料。

“民眾信洋教,多非出於真心,只是尋求洋教的庇護罷了,他們也未必會聽教士的話吧?”江之臣故意問道。

“那洋教士才不在乎你真信假信,只要多數人信了教,便能借勢欺壓排斥其他不信教的人,如此信教得利,不信吃虧,信教的人越來越多,屆時誰敢反對教士的旨意。”江中源道。

江之臣摸了摸鬍鬚,欣慰不已,孩子終於長大了。

“那就依源兒的意見,不派新軍。”江之臣笑道。

“那烏柏催得急,甚至以斷絕通商為威脅,怕是不好應付。”馬先生道。

“城裡不是一直有亂黨麼,該讓他們動一動了。”江之臣道。

馬先生當即領悟,亂黨作亂,城內不穩,新軍自然不能輕離,這是回絕洋人最佳的藉口。

“屬下這便去安排。”

馬先生知道領導父子有話要說,識趣的離開了。

“源兒,你是不是有事啊?”江之臣語氣溫和。

“爹,孩兒有一個好朋友走失了,想請爹幫忙找找。”江中源道。

“哦,是誰啊?”江之臣神色溫和。

江中源便把遇到陳陽,兩人一見傾心(單方面的),以及陳陽對他修煉幫助極大等事情,都一股腦的告訴父親了。

陳陽溜走後,江忠派保鏢去追,結果沒追上,他只好來求助父親。

“好,爹這就吩咐人去找,一定給你找到。”江之臣笑道。

江中源大喜,高興的離開了。

過了一會,管家江忠出現在書房裡。

“老忠,那陳姓少年是怎麼回事呀?”江之臣收了溫和神色,臉色冷冰冰的。

“稟老爺,那姓陳的劍術造詣極高,竟不在源少爺之下,而且疑似拳匪。”江忠道。

“拳匪?”

江之臣眼睛微眯,多了一分殺意。

他雖然以義勝拳為棋子,阻礙洋教的擴張,但絕不會與拳匪有任何牽連的。

總督兒子與拳匪勾連,這醜聞傳出去,會嚴重損害他與洋人的關係。

與洋人的關係是極重要的,比與朝廷的關係都重要。

他興辦工廠,與外國通商,挾洋自重對抗朝廷……件件大事都要仰仗洋人。

“那少年是清溪口音,清溪縣拳匪鬧得厲害,人人皆是拳匪。”江忠道。

江之臣略一思索,下令道:“你去南社挑幾個得力的口風緊的人,立即控制住那少年,查清身份,若確係拳匪,等源兒利用他突破境界後,再將其秘密處決,不可讓外人知曉,更不可讓源兒知曉。”

“是!”江忠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