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原來是蛟龍骨啊(第2/3頁)
章節報錯
與蛇的尾巴根本就沒有區別。
相傳,一隻老虎到思州一個水潭飲水,潭中的蛟龍(大概是龍的模糊集合物件之一灣鱷吧認為這隻虎侵犯了自己的領地,就跳出水面與虎搏戰,結果渴虎不敵餓蛟,被“尾而食之”,即用尾巴擊昏纏起吞吃了。
蘇東坡據此作詩道:“潛鱗有餓蛟,掉尾取渴虎”。
另外,它們的爪子也不同。
龍有兩對爪子。
但是蛟卻只有一對爪子。
角頭不同,蛟頭上無角,或只有一直角。
蛟龍的角是直而短,沒有分岔,不像龍,龍是兩隻分叉的。
眼睛不同,龍的眼睛是鼓出來的,而蛟龍則不是那樣半突出來。
蛟是水龍,被認為是主江河的。
而龍是通稱,如果有特指,應該是翻騰在雲裡,負責主雨。
蛟龍即蛟,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擁有龍族血脈的水獸(包括魚蛇等水族)在朝龍進化時的其中一個物種,只要再渡過難劫就可以化為真龍,都有強大的力量。
形狀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
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
《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
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小角名虯,小者名蛟。
蛟龍若遇雷電暴雨,必將扶搖直上騰躍九霄,渡劫後方可化龍,因此龍是蛟龍變化前的原型。
“另外,你們見過白夭夭,成為蛟龍的樣子,跟這骨架的模樣,其實也差不多,所以這不是真龍骨架,而是蛟龍骨架。”
說到這,蘇雲還喚來了白夭夭。
黃雷等人,看著白夭夭的樣子,再跟照片上的樣子,一作對比,發現真的是這樣。
也就是說,神農架發現的龍骨,確實是蛟龍骨架。
“原來這骨架,真的是蛟龍骨架啊。”
“看來考察隊,那邊,也沒完全說對。”
“確實是龍骨架,但是是蛟龍骨架。”
“蘇先生,既然這是蛟龍骨架,那麼為何會隕落在神農架那邊?”
“蛇成蛟,蛟化龍。”
“這其中的形式,是需要蛇渡劫而變蛟。”
“神農架的那條蛟龍,之所以會隕落,是因為成為蛟龍之後,卻沒有渡過雷劫,這才導致身死道消。”
“正如上次白夭夭一樣,如何它沒有渡過雷劫,那麼後果,也會很神農架的那條隕落的蛟龍一樣。”
“原來如此,蘇先生,我還有一個好奇。”
“那就是,白夭夭,為何能成功渡過,這其中是因為蘇先生的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