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玄奘,我念爾等皆是有大功德大毅力之人,才允爾等西天取經,將三藏佛法傳到東土。爾等為何會帶著如此多的人一同上路?”觀音一上來,直接就開始興師問罪。

玄奘上前說道:“菩薩,當初弟子便曾向菩薩請示,可否多帶些人一同去取經,菩薩可是同意的啊!”

觀音目光一冷。

事到如今,她如何能不知道當初是玄奘在給她下套,這一切都是玄奘,更準確點說,是玄奘背後那魔頭無天指使。

但這話畢竟是從她說出,觀音只得強忍著怒火,說道:“我是允許你多帶些人,但你帶的是一些嗎?靈山乃是佛門莊嚴清淨之地,豈能讓這些人一齊上山,擾了靈山的清靜。”

“菩薩此言差矣!”

玄奘義正言辭地說道:“弟子帶的人雖然多,但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修為各有高低,但都有一顆向佛之心。”

“只因擔心三藏真經被妖魔覬覦,就立誓要掃清從靈山到南瞻部洲的所有妖邪,為我佛開出一條康莊大道。拳拳之心,天地可鑑。此等潛心向佛之人,如何不能上靈山?又怎麼會擾了靈山清靜?”

向佛之心?!

那些玄門道士?那些妖怪?

哼!他們分明就是為了修煉之法!

觀音見玄奘睜著眼睛說瞎話,心頭火起,好懸沒忍住一巴掌拍過去。

“不行!”觀音的臉色已經黑下來,沒耐性在和玄奘囉嗦,直截了當地說道:“佛祖有言,取經之人當依五行之數,方合天道。這些人必須立刻回去,否則恐遭不測。”

“五個人?”玄奘還沒開口,法海忽然走上前去,目光灼灼地望著觀音,冷聲說道:“菩薩,弟子與玄奘師弟一路行來,已經遇到四個菩薩點化的取經之人。”

“金翅大鵬雕、敖烈、豬剛鬣、捲簾大將,再加上弟子師兄弟二人,這就已經六個!”

法海說一個名字,豎起一根指頭,沉聲質問道:“敢問菩薩,這六個裡面,哪個是多餘的?”

觀音一時之間有些語塞。

金翅大鵬雕四個都是她點化,說它們是多餘的,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玄奘乃是金蟬子轉世之身,三界半數神佛都欠他一份因果,可以說是西天取經的核心,若是把玄奘換成旁人,玄門早就已經暗中出手,拖延佛法東傳時間。

是以,哪怕觀音對玄奘不滿,也不能說他是多餘的。

她唯一能說恐怕就是法海了。

但她當初為了逼玄奘去西天取經,把法海也一起拉上,打著找準時機就暗中出手讓法海重傷出局的主意。

但這,並不能放到明面上說,此時若是否定法海,同樣是在打自己的臉。

觀音心中有些懊惱自己剛剛不該那麼著急,面上卻是將眼睛一瞪,滔天的氣勢洶湧而出,直接來了一招反客為主,厲聲喝道:“法海,你既然知道金翅大鵬雕、豬剛鬣、捲簾大將乃是我點化,為何還要出手將他們殺死?”

“我佛慈悲,普度眾生,妖魔亦是眾生之一。他們雖然都曾犯了一些錯,但已經有悔過之心,你為何就不能給他們一個改正的機會?非要將他們殺死?”

法海說道:“他們既然知道自己錯了,那就要去彌補自己犯下的錯償還自己欠下的債。知錯悔過不是嘴上說說,更不能將先前犯的錯一筆勾銷!”

觀音眉頭緊皺,淡淡說道:“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法海,你身為佛家弟子,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法海說道:“弟子只知道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觀音看著面前的法海,忽然意識到,她錯了。

她一直覺得玄奘乃是佛門敗類朽木爛泥,是玄奘勾結了魔頭無天,法海是真正的佛門弟子,虔誠恭敬一心向佛,哪怕沒有西天取經的功德,日後也必然能夠修成正果。

但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這樣!

面前這法海對佛陀菩薩對佛法根本沒有任何敬畏之心!

符合他心意的,他就遵循奉行;不符合他心意的,他就去曲解,直到對方符合他的心意。

若是還不行,那他就會直接把這一切定義為錯的,去糾正,就像現在這樣!

如此心性和那無天何其相似!

觀音說道:“法海,我一直未曾問過你,你師承何人?在何處仙山道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