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李安然先後修行了八九玄功、九轉玄功,都極其擅長變化之術。

同時,兩人一個有破妄金瞳,一個有強化過的天眼,又都極其擅長破解變化之術。

法海玄奘身為兩人的徒弟,五方揭諦的變化之術在他們眼中,簡直和笑話沒什麼兩樣。

法海沉吟了一下,勉強想出一個不那麼傷人的說法:“弟子碰巧修煉有一門法術,能看到揭諦身上的佛光瑞氣,故而能猜出五位尊者是來考驗我二人。”

金頭揭諦又問道:“你既然看出我等是來考驗你的,為何要將此事揭破,趁此機會在我等面前表現一番,豈不是更好?”

法海說道:“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金剛經》原文)”

難怪菩薩會讓此人來做那取經人,竟有如此修為、如此悟性,著實不易!

五方揭諦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眼中都看出了驚訝恍然之色。

觀音因為截教之事離開的匆忙,並沒來得及告訴他們真正的取經人是誰。

五方揭諦直接把一旁懶懶散散連袈裟都穿不好的玄奘當成了買一送一的掛件跟班。

法海主動問道:“尊者可還有什麼事情要問弟子?”見五方揭諦搖頭,他繼續說道:“弟子倒有一事要問五位尊者。”

“你說吧。”金頭揭諦有些詫異。

法海說道:“尊者可知道雙叉嶺上的特處士、熊山君和寅將軍?”

金頭揭諦眉頭微皺,猜到法海想問他什麼,但還是說道:“知道。”

法海目光一冷,上前質問道:“尊者既然知道,為何不出手降妖,放任他們在雙叉嶺為非作歹,以食人為樂?”

玄奘也跟著上前一步,為法海壯著聲勢。

不過,他心裡倒是不覺得這種事情有什麼稀奇的。

這些高高在上的神佛能坐視南瞻部洲寒潮雪災死傷無數,只管宣揚自己的教義,趁機大肆收刮凡人們的供奉香火,又豈會在意區區幾百幾千個凡人的死活?

也就是法海堅信著佛祖菩薩慈悲為懷悲憫眾生,是凡間那些和尚被功利慾望矇蔽了心智,做出了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與佛祖菩薩無關。

“法海,吾等奉了世尊法旨看守五行山下的金翅大鵬雕,若是為了這些事情分了心,讓那孽畜逃……”

金頭揭諦話未說完,便被銀頭揭諦打斷。

“師兄,不必與他解釋這些!”銀頭揭諦面帶慍色,厲聲呵斥道:“法海,你可知道你在和誰說話?吾等行事,自有法度,也是你能過問的?還不速速退下!”

法海根本不吃這一套,冷哼一聲,說道:“佛曰,眾生平等。無論人、妖、仙、佛乃至畜生皆平等,爾等行事有錯,我為何不能過問?”

銀頭揭諦聞言大怒:“大膽孽障,竟敢如此輕佛辱法!今日,本座定要讓你知道厲害!”

說罷,他就準備施法懲戒法海一番,但卻被旁邊另一個揭諦攔下,冷聲說道:“法海,你既然知道眾生平等,人殺畜生與妖怪吃人無有不同,我等去降服雙叉嶺那三隻妖怪,豈不是多此一舉?”

“呵!”法海尚未開口,玄奘已經嗤笑一聲,說道:“人殺畜生與妖怪吃人是沒有什麼不同,但為了果腹殺生和為了慾望殘殺虐殺完全不同。”

“雙叉嶺那些妖怪以殺人食人為樂,更將怨魂化作倀鬼,讓他們永世不得超生,此等妖孽天理難容,人人得而誅之!你們竟然覺得沒必要收服他們?”

這個問題他和法海早就考慮過,是以他們在南瞻部洲定下的規矩。

妖怪未誕生靈智之前或是在被人族攻擊之後殺人無罪,為果腹殺人有罪但罪不至死,可若是以殺人食人為樂,那就是罪大惡極。

反過來,對人族也一樣,斬妖除魔捕獵野獸都沒錯,但若是濫殺虐殺就是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