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南朝國度,南擁秦淮、北倚後湖、西臨長江,東西南北各四十里,宮牆三重,三百多年為京輦神皋所在,也是南瞻部洲……

不!

應該說是整個四大部洲最具規模與最為繁華興旺的城市之一。

建康外有眾多衛星城圍繞構成拱衛之勢,內有主要街道十四條,東西向九條,南北向五條,寓意九五至尊。

皇宮建康宮位於正中央位置,更有佛寺五百餘所遍佈城內城外。

因北海泉眼解封,寒氣侵襲,整個南瞻部洲在狂風暴雪下,已經過了整整三年時間。

無論是荒山野嶺還城市鄉村,到處都覆蓋著厚厚一層積雪,銀裝素裹之下,掩蓋著累累屍骸。

但,建康是個例外。

街道上,宮城裡,時時刻刻都有成群結隊的民夫清掃著冰雪,不斷送到城外,讓建康成為了這一片銀白中的一點灰。

與以往相比,如今的建康也要蕭條冷清很多,但若是與南瞻部洲其他地方比,卻又要好上千百倍。

尤其是建康宮內,極樂殿中。

地龍日夜不休地熊熊燃燒著,裡面的宮女侍從僅穿著一件單衣,就足以禦寒。

絲竹歌舞之聲不斷傳出,空中飄蕩著的不止是美酒佳餚的香氣,還有絲絲縷縷胭脂的香氣。

正對著中央的主座上,南朝皇帝僅穿著一件鵝黃色內衫,醉眼惺忪的舉起了酒杯,笑道:“來來來,諸位愛卿,陪朕再飲一杯!”

在他之下,殿內左右兩側各設有六張桌子,左側是朝中一眾寵臣,右側則是六個老和尚,都是南朝有名的高僧活佛,也是南朝的國師。

皇帝發話,眾寵臣們紛紛端起酒杯,國師們則以茶代酒,遙敬一下之後,便仰頭喝下,又將杯口朝下,示意自己已經飲盡。

“好!好!好!”皇帝見狀,哈哈一陣大笑,索性站了起來,搖搖晃晃走向大殿中央正在跳舞的舞女,說道:“各位愛卿不必拘謹!今日殿上沒有君臣,且隨朕起舞!”

“微臣遵旨。”

眾寵臣們對這一幕早就習以為常,當即就起身加入了其中,隨著絲竹音樂扭動起來。

一時之間,整個大殿內猶如群魔亂舞,鬧成一團。

那些國師們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表情,或是喝著杯中的茶,或是夾著面前的素菜,顯然也是見怪不怪。

咚!咚!咚!咚!咚!

就在這時,一陣響亮沉重的鼓聲突然響起,傳進了殿中,也傳遍了整個建康城。

不少正在掃雪的農夫手中的動作一頓,抬頭朝著登聞鼓方向望了一眼,但很快就又低下頭,繼續忙碌起來,

不是他們勤勤懇懇,而是身後有官差盯著,一旦他們手上的動作慢了,地面上的積雪沒過了腳踝,等待他們的就是一頓鞭子。

若是接連兩次沒過腳踝,他們就會被趕出建康。

掃雪雖苦雖冷雖累,但至少能勉強活著,若是被趕出去,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也就城中的富家官宦子弟和寺廟中的和尚有閒工夫湊到一起,議論一番。

“登聞鼓?怎麼還有人敢敲登聞鼓?不怕死的嗎?”

“肯定是從外地來的愣頭青,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登聞鼓的事情,就冒冒失失的去敲鼓了!”

“嗯,很有可能。走,我們去看一看,到底是哪個傻大膽,敢做這種事情。”

“這麼冷的天,要去你去,我是不去。死人有什麼好看的,這段時間你還沒看夠?”

……

隨著登聞鼓的響起,極樂殿中的絲竹聲漸漸低了下來,一眾寵臣也都停下了動作,偷偷對視了一眼,然後望向了皇帝。

登聞鼓並非是南朝首設,早在上古堯舜時代,就有“敢諫之鼓”了,凡欲直言諫諍或申訴冤枉者均可撾鼓上言。

南朝不過是沿襲了前朝的慣例,在宮門外設下了登聞鼓,普通民眾可擊鼓鳴曲申冤,或向朝廷提建議,或對政策提出異議等等。

南朝太祖甚至有祖訓,凡擊登聞鼓,皇帝不管在幹什麼,都必須上朝。

當然,這祖訓也只是說說而已,上一個擊登聞鼓的,上上一個擊登聞鼓的,上上上一個擊登聞鼓的……

都已經被皇帝杖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