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重新恢復清晰之際。

林澤已經回到了位於寧江市寧江學院的別墅客廳中。

時隔半年,別墅客廳內依舊乾淨整潔,看不到一點灰塵。

顯然關寧有讓人按時打掃。

收起傳送錨點,林澤來到書房的電腦前坐下,開啟電腦上網搜尋起有關造船的技術來。

考慮到靈華位面還沒有發展出蒸汽機和電力,從零開始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又過於龐大,所以林澤完全排除掉鋼鐵船隻型別的造船技術。

轉而將搜尋範圍集中在帆木船上!

從最簡單的帶帆獨木舟,到雙帆木船,多帆木船,再到長度超過三十米,排水量高達數十噸的巨型船舶。

密密麻麻的資料讓林澤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花費了數個小時,林澤總算才選定一種船隻型別。

那是一種‘三層漿加帆木船’的船隻,算是雙帆木船的始祖。

主帆縮帆後可和副帆形成三角帆狀,有微風就可航行。

即便是在是海面無風的情況下,船艙裡的漿手也可以為木船提供足夠的動力,自如的航行於海上。

在這之後,林澤又在網上花錢僱了個設計師,將造船圖紙重新改進設計了一番。

主要是在原來的船隻骨架上,結合了平底海船的船底。

這樣做可以極大的減少船隻對港口的要求,甚至沙灘上都能停靠,並且船的載重可以翻幾倍達到最高八百噸!

如此一來,改進後的船隻便可以充當戰船使用。

雖然在聯邦歷史上遠遠算不上特別出色的木船,但放到造船技術落後的靈華位面內,卻毫無疑問屬於十分先進的船隻!

除此之外。

將船隻改為雙層結構,漿手減少一半後,又可以當做漁船來使用。

建造難度大幅降低的同時,也比海林部落目前的漁船堅固耐用了許多。

收到設計圖後,林澤將完善後的圖紙列印出來,緊跟著又將上面的圖形和文字轉譯成靈華位面的文字,重新書寫和繪畫成新的圖紙。

一切完成後,看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圖形資料,林澤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接下來就是讓部落內的工匠研究透這張圖紙了!”

沒有耽擱,林澤火速離開別墅。

眼前陡地一晃,回過神來,林澤已經回到了海林部落內。

他立刻找來了沃烏。

“那些工匠呢?”

“都已經召集齊了,正在港口等待您的召見!”

沃烏隱隱猜到掌控者召集工匠,是和建造船隊有關,因此自作主張將召集地點安排在了港口。

事實證明這個做法很正確。

林澤讚賞的看了他一眼,頷首道:

“走吧,我們這就去港口!”

......

往日冷清少人,只有搬運魚獲時才會多幾分熱鬧的港口,今天卻人滿為患。

寬敞的港口空地上,此時已擠滿了上千名工匠。

在靈華部落內,工匠地位十分尷尬。

不但比不上專司戰鬥和負責狩獵野獸的戰士,就連負責種植和漁場捕撈的族人都比不上。

也就比負責編織的婦女好上一些。

從著裝上就可以看出來了,在場的工匠絕大多數都穿著破舊的衣物,身上佈滿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