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八省的「鋤女幹盟」將來可逐步擴充,成為起義反清的骨幹。他一倡此議,聽群豪立表贊成,甚為欣慰。

馮難敵道:「顧先生此意極是高明。眾位既無異議,咱們便分成一十八省,各組「鋤女幹盟」,每一省推舉一位盟主。

咱們分省立法,不依各人本身籍貫,而是瞧那門派幫會的根本之地在什麼省。例如少林寺的僧俗弟子,不論是遼東也好,雲南也好,都屬河南省。華山派弟子都屬陝西省。眾位意下如何?」

群豪均道:「自該如此。否則每一門派,幫會之中,各省之人都有,分屬各省,那是一團糟了。」

有一人站起來說道:「像我們天地會,在好幾省中都有分堂,總舵的所在地遷移無定。請問該當如何歸屬?」

方宇見說話之人乃是錢老本,心想:「原來他也來了,不知我青木堂的兄弟們來了幾人。」

馮難知朗聲道:「顧先生說,天地會廣東分堂的眾位英雄屬廣東,直隸分堂的屬直隸。咱們只是結盟共圖大事,並不是拆散了原來的門派幫會。

「鋤女幹盟」的盟主的職責,只是聯絡本省英豪,以求群策群力。至於各門派、各幫各會的事務,自然一仍其舊,盟主無權干預。各省盟主,也不是高過了各門派的掌門人,各幫會的幫主。」

群豪之中本來有人心有顧慮,生怕推舉了各省盟主出來,不免壓低了自己的身份,聽得馮難敵如此分剖明白,更無疑憂。

方宇道:「師父,咱們又算哪一省?」

九難道:「哪一省也不算。我獨來獨往,不必加盟。」

方宇道:「以您老人家的身份武功,原該做天下總盟主才是。」

九難「嘿」的一聲,說道:「這些話以後不可再說,給人聽見了,沒的惹人恥笑。」

在她心中,與會群豪之中,就沒有一人比她更尊。因為這大明江山,本來就是她朱家的。

說到武學修為,她除了學得木桑道人所傳的鐵劍門武功之外,十餘年前更得奇遇,百尺竿頭又進一步。

與當年木桑道人相比,她也已遠遠的青出於藍,環顧當世,除了那個不知所蹤的袁承志之外,只怕再無抗手了。

草坪上群雄分成一十八堆聚集。此處疏疏落落的站著七八十人。那都是和九難相類的奇人逸士,既不願做盟主,也不願奉人號令。

顧亭林和馮難敵明白這些武林高人的脾性習性,也不勉強,心想他們既來赴會,遇上了事,自會暗中伸手相助。

過不多時,好幾省的盟主先行推舉了出來。

河南省是少林寺方丈

晦禪師,湖北省是武當派掌門人云雁道人,陝西省是華山派掌人「八面威風」馮難敵,雲南省是沐王府的沐劍聲公子,福建省是延平郡王的次公子鄭克爽。

他們都是眾望所歸,一下子就毫無異議的推出。其他各省有些爭執了一會,有些爭持不閒情逸致,請顧先生過去秉分調解,終於也一一推了出來。

其中三省由天地會的分堂香主擔任盟主,天地會可算得極有面子。當下各省盟主聚齊在一起,但一點人數,卻只一十三位,原來晦聰禪師、雲雁道人等都沒有赴會,由其門人弟子代師參預。

馮難敵朗聲說道:「現下一十八省盟主已經推出,兄弟不當眾宣佈各位盟主的尊姓大名,以免洩露機密。」

眾盟主商議了一會,馮難敵又道:「咱們恭請顧亭林先生與天地會陳總舵主兩位,為一十八省「鋤女幹盟」的總軍師。」

群雄歡聲雷動。

方宇聽師父如此得群豪推重,做「鋤女幹盟」的軍師,甚是得意。當下各省豪傑分別商議如何誅殺吳三桂,東一堆,西一簇,談得甚是起勁。

九難帶了方宇、阿珂回到客店,次日清晨便僱車東行。九難知道群雄散歸各地,一路上定會遇上熟人,是以並不除去喬裝。

方宇見鄭克爽不再跟隨,心下大喜,不住口的談論昨晚「殺龜大會」之事。

阿珂聽他說了一會,白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為什麼這樣高興。」

方宇道:「你真聰明,猜得很對。有這許多人要去殺吳三桂,哪有不成功之理?我自己開心得很了。」

阿珂道:「哼,你才不是為這個高興呢。你的心有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