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康熙微笑道:「這兩句成語用得不好,該說伸個小指頭兒,就橫掃千軍,殺他一個流花滾水。」
方宇道:「是,是,是。我做了好幾個月和尚,學問半點也沒長進,以後常常服侍皇上,用起成語來就橫掃千軍,讓人家聽得落花流水。」
康熙忍不住哈哈一笑,鬱抑稍減,低聲道:「吳三桂這廝善能用兵,手下猛將精兵,著實不少。倘若他真的想要造反,恐怕棘手的很。
他和福建耿精忠、廣東尚可喜三藩連兵。咱們只能慢慢來,須得謀定而後動,一動手就得叫他奶奶的吳三桂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康熙勤奮好學,每日躬親政務之餘,由翰林學士侍講、侍讀經書詩文,只是詩云子曰讀得多了,突然說幾句「他奶奶的」,「屁滾尿流」,倒也頗有調劑之樂。
他今日見到父親,本是又喜又悲,但親近不到半個時辰,便被摒諸門外,不知今後是否再能相見。
康熙深感悽傷,幸好有方宇出言相趣,能夠稍解愁懷,又談到了除逆定亂的大事,更激發了他胸中的雄心壯志。
康熙站起身來,在庭中取了四塊石頭,排列在地,說道:「漢軍四王,東邊的、南邊的、西邊的,要分了開來,不能他們聯在一起。定南王孔有德這傢伙幸好死了,只留下一個,倒容易對付。」
說著,康熙輕輕一腳,踢開石頭,說道:「耿精忠有勇無謀,不足為慮,只須不讓他和鄭氏聯盟便是。」
然後一腳又踢開一塊石頭,接著說道:「尚可喜父子不和,兩個兒子勢同水火,自相傾軋,料他無能為力。」
說完,他將第三塊石頭也踢開了,只留下最大的一塊石頭,對住了怔怔出神。
方宇問道:「皇上,這是吳三桂?」
康熙點點頭,方宇罵道:「這女幹賊,自己老不死,卻累得我萬歲爺為你大傷腦筋。皇上,你在他身上拉一泡尿。」
康熙哈哈大笑,童心大起,當真拉開褲子,便在石頭上撒尿,笑道:「你也來。」
方宇大笑,也在石頭上撒尿,笑道:「這一回書,叫做「萬歲爺高山流水,小桂子……小桂子……」」
他心想「橫掃千軍」這四字用在這裡不妥,突然想起說書先生說故事,有一回書叫作「關雲長水淹七軍」,便道:「小桂子淹七軍。」
康熙更是好笑,縛好褲子,笑道:「哪一日咱們捉到這臭賊,便當真在他身上撒尿。」
康熙坐回階石,只聽得廟外腳步聲甚響,雖然無人喧譁,顯是已有不少人聚集在外。
方宇道:「看來他們已把那些惡喇嘛都捉了來。皇上真是洪福齊天,湊巧之極,剛好這時候趕到,把這些惡喇嘛一網打盡。」
康熙道:「那倒不是湊巧,我得到你的密報,派人查察,得訊之後,急速趕來,卻已慢了一步,讓這些惡喇嘛驚動了聖駕。若不是你機靈,我可能會終身悔恨,罪無可恕。」
方宇奇道:「奴才沒給給您什麼密報啊。」
康熙道:「我派侍衛到少林寺傳旨,他們說見到一個蒙古,幾個喇嘛,又有幾名武官。是不是?」
方宇道:「是啊。」
康熙道:「你吩咐他們暗中查察,這幾人辦事倒也得力,一查之下,便查到那蒙古王子叫作葛爾丹。那武官叫馬寶,是吳三桂那廝手的總兵。他們和喇嘛勾結謀叛,意欲不利於父皇。」
方宇一拍大腿,說道:「原來如此!奴才見他們鬼鬼祟祟,不是好人,倒不知竟是吳三桂的部下。」
其實那些人的姓名來歷,他早已得知,要趙齊賢等查察,意在追尋那綠衣女郎的,順便誣陷吳三桂,想不到竟會引得小皇帝趕上五臺山來。
康熙道:「這三夥人後來分了手。侍衛張康年跟蹤喇嘛,聽到他們大集人手,要到五臺山來捉拿一位重要人物。
他不知事情重大,又跟了好幾天,這才回京奏我。我一聽之下,豈不有急?當即火速啟程,只是皇帝出京,羅裡羅索的儀式一大套,我雖下旨一切從簡,不過還是遲到了一天。」
方宇道:「吳三桂這反賊如此大膽,竟敢派遣數千喇嘛,前來得罪老皇爺,那……那不是公然造反麼?」
康熙噓了一聲,道:「小聲!我只知他手下總兵和這些喇嘛結伴同行。他是否就此造反,現下還不能確知。」
方宇道:「一定反!一定反!如果他是好人,怎會差遣手下大將,去和這些惡喇嘛暗害老皇爺?」
康熙道:「他自然不是好人。」
康熙心下沉吟,緩緩的道:「不過我年紀還小,行軍打仗,還不是他的對手,最好咱們再等幾年,等我再長大些,等他又老了些。
那時再動手,就可操必勝。小桂子,你不必性急,多過一天,對咱們就多一分好處,對他便多一分壞處。」